中药芍药以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凉血、的功效,对肠风下血、、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胁痛等症,有较好的治果。芍药种子有上胚轴休眠现象,播种后当年秋天生根,次年春暖后芽才出土。药理分析,芍药含有芍药甙、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的作用。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
赤芍栽培
中药芍药以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凉血、的功效,对肠风下血、、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胁痛等症,有较好的治果。芍药种子有上胚轴休眠现象,播种后当年秋天生根,次年春暖后芽才出土。药理分析,芍药含有芍药甙、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的作用。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同,传统上多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头晕、、胸胁疼痛、痢疾、阑尾炎、腓肠肌痉挛、和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芍药甙。该成分具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血注,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痛、、抗溃疡等多种作用;特别是在增强机体的功能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如砂质较重透水好的地块,宜采用平畦,土质较粘透水不良的地块,宜采用高畦。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白芍对肝巨噬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使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30%,所以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还证实炒白芍主养血,生白芍主平肝。
赤芍和白芍的不同点:
白芍可养血,平抑肝阳,敛阴止汗。常用治肝血亏虚,面色苍白,眩晕心悸,或,崩中漏下,肝阳上亢之眩晕及外感,营卫不和之汗出恶风,阴虚盗汗。赤芍可清热凉血,散瘀,清泄肝火,常用治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热毒壅盛,痈肿疮疡,肝火目赤肿痛。
赤芍的价格有便宜的也有贵的,便宜的可能就几块钱,但贵的也会能达到上百元不等。至于为什么价格波动那么大,这跟赤芍的质量、牌子、规格、经销商等等都有关系。

赤芍适宜在海拔多高的地区种植?
芍药多集中生长于北方海拔500~1500m的山地和草原。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平地或缓坡,耕翻30厘米左右,清除田间石块、杂草和草根,然后打垅或作畦。赤芍忌连作,种过赤芍的土地,能换土或改种其他作物,以免发生病虫害。如砂质较重透水好的地块,宜采用平畦,土质较粘透水不良的地块,宜采用高畦。畦高15厘米左右,畦宽100-140厘米,畦间距35厘米。
赤芍能重茬种植吗?要间隔多久才能种植?
赤芍不能重茬种植,轮作间隔时间在2-3年。芍药性极耐寒,耐旱,喜肥怕涝,喜湿润。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深厚,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夹沙黄泥土、冲积壤土为好。
赤芍适合在什么土壤种植?
赤芍以壤土及沙壤土适宜,沙土次之,黏重的土壤侧较差。秋后作物收获后进行秋翻,以利驱除病虫害。翌年春整地,犁后用耙耙平然后做畦,畦的大小长短可根据地的形势具体决定。
赤芍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赤芍的繁殖方法分株法和播种法两种,实际生产当中都是采用分株法。在补充蛋白质时要注意少吃羊肉、等过于温热的食物,否则容易加重咽喉不适的症状。秋后收获时即可分选种根,种根必须是具有芽苞,完整无疵、健壮的宿根。栽种时先于畦间打穴,行间及株间距离40~50cm,然后将种根分植于穴中芽向上,每穴栽1株,平均每亩可栽种3000株左右。
赤芍刺锈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防治?
赤芍刺锈病5月下旬开花后发生,7-8月发病严重。防治方法:种植地远离松柏类植物;冬季清除残留病株,集中烧毁或沤肥;发病初期喷20%萎锈灵可湿性500倍液或 0.3-0.4波美度石硫合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