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偶联剂使用方法
硅烷偶联剂使用方法
①表面预处理法:将硅烷偶联剂配成 0.5~1%浓度的稀溶液,使用时只需在清洁的被粘表面涂上薄薄的一层,干燥后即可上胶。所用溶剂多为水、醇、或水醇混合物,并以不含氟离子的水及价廉无害的乙醇、异1丙1醇为宜。除氨烃基硅烷外,由其它硅烷偶联剂配制的溶液均需加入醋酸作水解催化剂,并将 pH 值调至 3.5~5.5。长链烷1基及本基硅烷由于稳定
硅烷偶联剂批发
硅烷偶联剂使用方法
硅烷偶联剂使用方法
①表面预处理法:将硅烷偶联剂配成 0.5~1%浓度的稀溶液,使用时只需在清洁的被粘表面涂上薄薄的一层,干燥后即可上胶。所用溶剂多为水、醇、或水醇混合物,并以不含氟离子的水及价廉无害的乙醇、异1丙1醇为宜。除氨烃基硅烷外,由其它硅烷偶联剂配制的溶液均需加入醋酸作水解催化剂,并将 pH 值调至 3.5~5.5。长链烷1基及本基硅烷由于稳定性较差,不宜配成水溶液使用。氯硅烷及乙氧基硅烷水解过程中伴随有严重的缩合反应,也不宜配成水溶液或水醇溶液使用,而多配成醇溶液使用。水溶性较差的硅烷偶联剂,可先加入 0.1~0.2%(质量分数)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然后再加水加工成水乳液使用。偶联剂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哪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含量不够、悬浮物过多、水溶性不够要求。
②迁移法:将硅烷偶联剂直接加入到胶粘剂组分中,一般加入量为基体树脂量的 1~5%。涂胶后依靠分子的扩散作用,偶联剂分子迁移到粘接界面处产生偶联作用。对于需要固化的胶粘剂,涂胶后需放置一段时间再进行固化,以使偶联剂完成迁移过程,方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氯硅烷的气味特别难闻,即便是在非常低的浓度下,这种气味也是预警的信号。
③底面法:将5%-20%的硅烷偶联剂的溶液同上面所述,通过涂、刷、喷,浸渍处理基材表面,取出室温晾干24小时,在120℃下烘烤15分钟。
④直接加入法:硅烷亦可直接加入填料/树脂的混合物中,在树脂及填料混合时,硅烷可直接喷洒在混料中。偶联剂的用量一般为填料用量的0.1%-2%,(根据填料直径尺寸决定)。然后将加过硅烷的树脂/填料进行模塑(挤出、压塑、涂覆等)。
偶联剂的分类
偶联剂的分类
1)硅烷偶联剂
主要用作含硅无机填料的表面处理剂。可分为乙烯基硅烷、甲1基酰氧基硅烷、环氧基硅烷、巯基硅烷、氨基硅烷、脲基硅烷、酰胺基硅烷、氨基羧酸酯基硅烷、氨丙基硅烷、芳基硅烷、阳离子硅烷等。
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是:它分子中有能和有机聚合物和无机填料分别进行化学反应的官能团,其中有能够水解的基团,如氯原子、烷氧基、乙酰基;在漆基与底材之间的交界层内,硅烷与漆基相互作用,形成硅烷与漆基相互渗透的网状结构,增强了其内聚力和耐水侵蚀的稳定性,并使应力藉以由模量的底材向低模量的漆基转移,从而显著提高对底材的附着力。能和有机物反应的基团,如乙烯基、环氧基、氨基或巯基等。由于在同一个分子中具有这两类化学基团,因此它既能同无机物中的羟基又能与有机物中的长分子链作用,起到偶联功效,增加了树脂与填料间的结合力,增强和改善了其它性能。

2)钛酸酯偶联剂
主要用来处理含钙、钡等无机填料。可分为单烷氧基脂肪酸类、单烷氧焦类、螯合类、配位类等。配位型偶联剂含有四个烷氧基和两个长链结构单元,当它与加有碳酸钙的树脂作用时,其机理如下:烷氧基可与碳酸钙表面的水分子形成化学键,放出异丙1醇,在碳酸钙表面覆盖了一层偶联剂的单分子膜,改善了填料表面的性能,增加和树脂的相容性;6、磨具磨料:KH-602用于磨具磨料中,可显著提高摩擦材料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不易溃砂。而两个长链结构单元则与大分子发生缠绕,起到桥梁作用,从而把碳酸钙与树脂联接起来。

钛酸酯偶联剂与硅烷偶联剂有协同效果,但在无机填料表面会争夺氢氧根离子,因此要控制各自的用量。不同类型的钛酸酯偶联剂具有不同作用,能够取长补短,达到更满意的效果,必要时也可混合使用。
硅烷偶联剂在牙的科中的应用
在中的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不注意导致蛀牙的概率大增,为此人们用烤瓷进行补牙,而烤瓷的性能在补牙中起很大作用,它要承受巨大的抗击力,同时要与牙齿有很好的粘合力,而硅烷偶联剂正好可以完成这项任务。
第四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的主任郭航和他的团队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及自酸蚀粘结剂对VitaMarkⅡ与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