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叶黄杨球概述:大叶黄杨球属黄杨球的一种,也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略为四棱形,枝叶密生,树冠球形。单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钝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聚伞花序腋生,具长梗,花绿白色。蒴果球形,淡红色,假种皮桔红色。
大叶黄杨球高可达8m。小枝绿色,稍四棱形。叶革质而有光泽,椭圆形至倒卵形,长3~6CM,前端尖或钝,基部 广楔形,缘有细钝齿,两面;叶柄长6~12
潢川独杆大叶黄杨球图片及价格
1,大叶黄杨球概述:大叶黄杨球属黄杨球的一种,也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略为四棱形,枝叶密生,树冠球形。单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钝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聚伞花序腋生,具长梗,花绿白色。蒴果球形,淡红色,假种皮桔红色。
大叶黄杨球高可达8m。小枝绿色,稍四棱形。叶革质而有光泽,椭圆形至倒卵形,长3~6CM,前端尖或钝,基部 广楔形,缘有细钝齿,两面;叶柄长6~12mm。花绿白色,4数,5~12朵,成密集聚伞花序,叶生枝条端部。蒴果近球形,径8~10mm,淡粉红色,熟时4瓣裂;假种皮桔红色。花期5~6月 ;果9~10月成熟。
2 ,大叶黄杨球的生长习性
大叶黄杨为温带及带树种,产我国中部及北部各省,栽培甚普遍,日本亦有分布。喜光,亦较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亦较耐寒。要求肥沃疏松的土壤,极耐修剪。
3,大叶黄杨球的栽培技术
繁殖:以扦插为主,亦可播种繁殖。
扦插于春、夏进行均可,以5月梅雨季节扦插半成熟嫩枝发根较快,生长亦较好。插后初期要搭棚遮荫,保持苗床湿润。扦插苗生长速度远远大于播种苗。大叶黄杨通常培育成球形树冠再栽植。
管理:苗木移植多在春季3--4月进行,大苗需带土移栽。主要管理工作是修剪。经修剪者,其枝条抽生极易,故一年需多次修剪,以维持一定树形。大叶黄杨虫害有长介壳虫、扁刺蛾及黄杨斑蛾危害叶部,应注意防治。介壳虫,可用合剂20倍液防治;扁刺蛾,及黄杨斑蛾在幼虫期用40%氧化或水胺硫磷1000倍液防治。
大叶黄杨尺蠖的防治方法
幼虫群集叶片取食,将大叶黄杨叶吃光后则啃食嫩枝皮层,导致整株。以蛹越冬,成虫飞翔能力不强,具较强的趋光性。 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翅底银白色,具淡灰色纹,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 前翅外缘有连续的淡灰色纹,中线不成行,在中室端部有一大斑,翅基有一深黄、褐、灰色花斑,腹部金黄色,由黑斑点组成条纹9行。雄蛾腹部条纹7行。幼虫全体黑色,前胸背板黄色,有5个近方形黑斑,气门线及腹线较宽,为黄色。
大叶黄杨防治方法:
(1)利用成虫趋光性,在成虫期进行灯光诱杀。
(2)幼虫危害期喷施50%500倍液或4.5%2000倍液。
(3)于产卵期铲除卵块。冬季翻根部土壤,越冬虫蛹。
在种植冬青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提前掌握一定的方法。事实上,我们不太清楚冬青苗的存活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可以在许多绿化带看到它。也许我们不知道这类植被的存活率,但只要我们能了解基本的准备工作并加以实施,那么问题就不大了。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土壤的问题。许多人的土壤实际上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经过一些努力,我们终于丰富了土壤中的养分。然而,我们深感无奈的是,存活率仍然不理想。后,土壤一点也不粘,也不能将大量的养分输送到植物的根部。因此,种植时我们需要提前喷水。
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我们已经了冬青苗,那么我们应该及时灌溉它们。种植后,植物失去了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改变环境后,它们的适应性普遍较差,很难再生长。因此,人们会慢慢地特别注意这种灌溉形式。只要及时补充水分,根的生长就可以增加到一个新的高度。一般来说,有许多灌溉形式。建议人们选择滴灌形式,以避免旱涝灾害的发生。
当然,我们也需要定期施肥。如果条件允许,那么每个人都可以知道费用。只要选择了真正适合它的肥料,它就能在更和谐的环境中生长。
栽种冬青苗的过程分成好几个阶段,搞好未种植前的一连串处理对策是对绿化苗木存活率的合理保障,由此可见,我们需针对早期管理制订一些管理对策。首先,我们就出圃阶段的处理对策做下列分析:
在冬青出圃前,绿化苗木管理人员要做好绿化苗木调研工作。绿化苗木调研工作便是观查绿化苗木的类型、总数及生长发育资料,以观查其是不是满足出圃规范。通常情况下,当绿化苗木的上端枝条成长健硕、叶茎圆润、树根成长完善、须根较多、沒有显著害虫的状况下,就可以出圃。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