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壤换热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的集换热器产品研发、应用设计、生产制造、产品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换热设备生产厂家。公司主导产品有:板式换热器、换热机组、湍流螺纹管换热器、热网加热器、旋膜除氧器、连续排污扩容器、定期排污扩容器、疏水扩容器、电站锅炉辅机设备及非标设备等。山东金壤,合作共享,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在进行粘接之前,应使用蒸汽气流地清除粘接面残留的粘接剂和残留的
304板式换热器机组型号
山东金壤换热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的集换热器产品研发、应用设计、生产制造、产品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换热设备生产厂家。公司主导产品有:板式换热器、换热机组、湍流螺纹管换热器、热网加热器、旋膜除氧器、连续排污扩容器、定期排污扩容器、疏水扩容器、电站锅炉辅机设备及非标设备等。山东金壤,合作共享,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在进行粘接之前,应使用蒸汽气流地清除粘接面残留的粘接剂和残留的密封垫。
板式换热器特点
a.传热系数高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管壳式的3~5倍。
b.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 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程和壳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也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可1℃,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5℃fff.
占地面积小 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8。
c.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而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加。
山东金壤换热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的集换热器产品研发、应用设计、生产制造、产品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换热设备生产厂家。公司主导产品有:板式换热器、换热机组、湍流螺纹管换热器、热网加热器、旋膜除氧器、连续排污扩容器、定期排污扩容器、疏水扩容器、电站锅炉辅机设备及非标设备等。山东金壤,合作共享,坤厚载物,德合无疆。由于这些类型激振根源频率为系统所决定,相对来说是可以预计到的。
板式换热器压降校核计算方法
在板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时,一般对压降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应对其进行校核。如果校核压降超过允许压降,需重新进行设计选型计算,直到满足工艺要求为止。
关于传热系数和压降的计算,由各个厂家产品的性能曲线计算得到。性能曲线(准则关联式)一般来自于产品的性能测试。对于缺少性能测试的板型,也可通过参考尺寸法,根据板型的特性几何尺寸获得板型的准则关联式,国际上的一些通用软件均采用这种方法。

板式换热器简介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安装清洗方便、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而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加。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列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

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的比较
1.传热系数高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管壳式的3~5倍。
2.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 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程和壳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也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可1℃,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5℃.
3.占地面积小 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8。
4.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而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加。
5.重量轻 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4~0.8mm,而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厚度为2.0~2.5mm,管壳式的壳体比板式换热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管壳式重量的1/5左右。
6. 价格低 采用相同材料,在相同换热面积下,板式换热器价格比管壳式约低40%~60%。
7. 制作方便 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标准化程度高,并可大批生产,管壳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
8. 容易清洗 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栓,即可松开板束,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这对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换热过程十分方便。
9. 热损失小 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因此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也不需要保温措施。而管壳式换热器热损失大,需要隔热层。
10. 容量较小 是管壳式换热器的10%~20%。
11. 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大 由于传热面之间的间隙较小,传热面上有凹凸,因此比传统的光滑管的压力损失大。
12. 不易结垢 由于内部充分湍动,所以不易结垢,其结垢系数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3~1/10.
13. 工作压力不宜过大,介质温度不宜过高,有可能泄露 板式换热器采用密封垫密封,工作压力一般不宜超过2.5MPa,介质温度应在250℃以下,否则有可能泄露。
14. 易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