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艾森贝尔(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高压电容器外壳之间的距离高压电容器外壳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0cm;低压电容器外壳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高压电容器室内,上下层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0.2m;下层电容器底部与地面的距离应不小于0.3m。每台电容器与母线相连的接线应采用单独的软线,不要采用硬母线连接的方式,以免安装或运行过程中对瓷套管产生应力造
进口电容器价格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艾森贝尔(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高压电容器外壳之间的距离
高压电容器外壳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0cm;低压电容器外壳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高压电容器室内,上下层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0.2m;下层电容器底部与地面的距离应不小于0.3m。每台电容器与母线相连的接线应采用单独的软线,不要采用硬母线连接的方式,以免安装或运行过程中对瓷套管产生应力造成漏油或损坏。安装时,电气回路和接地部分的接触面要良好。因为电容器回路中的任何不良接触,均可能产生高频振荡电弧,造成电容器的工作电场强度和发热损坏。

电容器相关参数的监控
电容器相关参数的监控:1)温度的监视。无厂家规定时,电容器的温度一般应为-40℃~40℃,在电容器外壳粘贴示温蜡片。运行中电容器温度异常升高的原因包括:运行电压过高(介损大);谐波的影响(容抗小电流大);合闸涌流(频繁投切);散热条件恶化。2)电压的监视。应在额定电压下运行,亦允许在1.05倍额定电压运行,在1.1倍额定电压运行不超过4小时。3)电流的监视。应在额定电流下运行,亦允许在1.3倍额定电流下运行,电容器组三相电流的差别不应超过±5%。

操作电容器时的注意事项
操作电容器时的注意事项:1)正常情况下,全站停电操作,应先拉开电容器断路器,后拉开各出线断路器;恢复送电时,顺序相反。2)事故情况下,全站停电后,必须将电容器的断路器拉开。3)并联电容器组断路器跳闸后,不准强送电;熔丝熔断后,未查明原因前,不准更换熔丝送电。4)并联电容器组,禁止带电荷合闸;再次合闸时,必须在分闸3分钟后进行。5)装有并联电阻的断路器不准使用手动操作机构进行合闸。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