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种来源与复壮
为了防止恒温下人工繁殖周氏啮小蜂蜂种退化,影响防治效果,在人工繁殖5~6代后需收集自然界的周氏啮小蜂进行复壮。从卵产入寄主蛹中至成蜂、咬破寄主蛹壳出来这一时期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365。收集方法:一是将美国白蛾蛹放入广口瓶中,挂于林间,6天后收回饲养;二是用合适的纱网罩住美国白蛾喜食的寄主植物,内投放多头白蛾幼虫,待其化蛹自然界中的周氏啮小蜂
周氏啮小蜂报价
蜂种来源与复壮
为了防止恒温下人工繁殖周氏啮小蜂蜂种退化,影响防治效果,在人工繁殖5~6代后需收集自然界的周氏啮小蜂进行复壮。从卵产入寄主蛹中至成蜂、咬破寄主蛹壳出来这一时期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365。收集方法:一是将美国白蛾蛹放入广口瓶中,挂于林间,6天后收回饲养;二是用合适的纱网罩住美国白蛾喜食的寄主植物,内投放多头白蛾幼虫,待其化蛹自然界中的周氏啮小蜂寄生后收回饲养,即可得到自然繁殖的周氏啮小蜂雌蜂。
周氏啮小蜂
一、原理
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等鳞翅目害虫蛹期优势寄生性天敌,成虫将卵产于美国白蛾等害虫蛹内,其卵吸取害虫蛹内养分并完成自身发育,将美国白蛾等害虫的蛹,从而达到防治美国白蛾、杨扇舟蛾等鳞翅目害虫的目的。
二、防治对象
美国白蛾、杨扇舟蛾、大袋蛾、榆毒蛾、柳毒蛾等鳞翅目害虫。
想了解更多产品信息您可拨打图片上的电话进行咨询!
目前,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是园林行业已应用较为成熟的一项生物防治技术,作为防治美国白蛾有利用前景的天敌昆虫,释放后的周氏啮小蜂将会在美国白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等鳞翅目幼虫中产卵,蜂卵在蛾幼虫内发育成长,吸取寄生幼虫中全部营养,从而达到美国白蛾等害虫、控制虫口数量的目的。放蜂应选择气温25℃以上、晴朗、风力小于3级的天气,10∶00~16∶00之间进行。与杀虫效果比,释放周氏啮小蜂能有效降低美国白蛾虫口密度,且对环境没有污染,对人、畜和鸟类没有伤害,防治效果持久,易于同其他防治措施协调配合,有利于生态平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