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部件 16 包括由定子 162、定子衬套 163、转子衬套 164 及转子 165 构成的所谓的回转式编码器、和基于回转式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来计算测杆 15 的移动量并将其变换为后述的测量触头的移动量的未图示的运算部件。
定子 162 隔着定子衬套 163 套在测杆 15 上,并通过定子衬套 163 嵌合固定于套筒12B 的顶端。
桂量
检测部件 16 包括由定子 162、定子衬套 163、转子衬套 164 及转子 165 构成的所谓的回转式编码器、和基于回转式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来计算测杆 15 的移动量并将其变换为后述的测量触头的移动量的未图示的运算部件。
定子 162 隔着定子衬套 163 套在测杆 15 上,并通过定子衬套 163 嵌合固定于套筒12B 的顶端。
转子衬套 164 被套在测杆 15 上并具有卡合于测杆 15 的卡合槽 153 的卡合销 161,由此,转子衬套 164 与测杆 15 一体地旋转。
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接长后的大尺寸内径尺重力变形,涉及
到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其刚度的大小,具体可反映在“自
然挠度”上。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状所决定的刚度对支承后的
重力变形影响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状的内径尺其长度 L 虽相同,当支承在
(2/9)L 处时,都能使内径尺的实测值误差符合要求。但支承点稍有不同,
其直线度变化值就较大。所以在中将支承位置移到支承距离位
置时的直线度变化值称为“自然挠度”。为保证刚性,在我国中规
定了内径尺的支承点要在(2/9)L 处和在离端面 200 mm 处,即测量时变化
量。并将内径尺每转 90°检测一次,其示值误差均不应超过要求。
指导
·用其它扳手在扭矩扳手拧紧前预先拧紧,这样工作效率好。如果从一开始就用扭矩扳手拧紧,则工作效率较差。
*预先拧紧:
在终拧紧前,暂时拧紧螺栓/螺母。
注意:
1. 如果拧紧几个螺栓,在每个螺栓上均匀施加扭力,重复2或3次。
2. 如果维修工具与转矩扳手一起使用,则要按照修理手册中的说明计算扭矩。
3. 钢板弹簧型的注意事项:
(1)使用到扭矩扳手上刻度的50%~70%量程,以便施加均匀的力。
(2)不要用力太大使手柄接触到杆。 如果压力不是作用在销上,则不能获得的扭矩测量值。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