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艾森贝尔(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高压电容器外壳之间的距离高压电容器外壳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0cm;低压电容器外壳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高压电容器室内,上下层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0.2m;下层电容器底部与地面的距离应不小于0.3m。每台电容器与母线相连的接线应采用单独的软线,不要采用硬母线连接的方式,以免安装或运行过程中对瓷套管产生应力造
进口电容器供应商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艾森贝尔(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高压电容器外壳之间的距离
高压电容器外壳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0cm;低压电容器外壳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高压电容器室内,上下层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0.2m;下层电容器底部与地面的距离应不小于0.3m。每台电容器与母线相连的接线应采用单独的软线,不要采用硬母线连接的方式,以免安装或运行过程中对瓷套管产生应力造成漏油或损坏。安装时,电气回路和接地部分的接触面要良好。因为电容器回路中的任何不良接触,均可能产生高频振荡电弧,造成电容器的工作电场强度和发热损坏。

电容器组周围的环境温度
电容器周围的环境温度也是影响电容器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如果周围环境温度太高,电容器内部的热量就难以散发出去,导致出现热击穿的现象;如果周围环境太低,电容器内部的绝缘介质就有可能会凝结,导致出现绝缘击穿的现象。一般来说,电容器组周围的环境温度不能够超过40℃,24小时内的平均温度不能够超过30℃,一年内的平均温度不能够超过20℃,所以,在挑选电容器的时候要选择符合周围环境变化要求的电容器。

电力电容器中电介质的自愈能力
在电力电容器中,电介质的自愈能力对于安全电容器操作和无源元件的寿命终止行为至关重要。在与金属化薄膜的弱点相关的穿的情况下,放电能量使聚合物和金属电极蒸发并在由去金属化区域围绕的聚合物薄膜中产生孔,因此缺陷是绝缘的。为了确保的自愈能力,电介质必须在某一层间压力极限的实际条件下或在等效的空气层下操作。高于此阈值,薄膜失去其自我修复功能:电介质损坏,清除能量太低,无法充分蒸发电介质和相邻的金属电极,从而导致电容器短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