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车间建筑要求
一、无尘车间的建筑平面和空间布局,应具有适当的灵活性。洁净区的主体结构不宜采用内墙承重。
二、无尘车间的高度以净高控制,净高应以100毫基本模数。
三、无尘车间主体结构的耐久性与室内装备和装修水平相协调, 并应具有防火、控制温度变形和不均匀沉陷性能(地1震区应符合抗震设计规定)。厂房变形缝应避免穿过洁净区。
四、送、回风管和其他管线需暗敷时,应设置技术
无尘车间设计
无尘车间建筑要求
一、无尘车间的建筑平面和空间布局,应具有适当的灵活性。洁净区的主体结构不宜采用内墙承重。
二、无尘车间的高度以净高控制,净高应以100毫基本模数。
三、无尘车间主体结构的耐久性与室内装备和装修水平相协调, 并应具有防火、控制温度变形和不均匀沉陷性能(地1震区应符合抗震设计规定)。厂房变形缝应避免穿过洁净区。
四、送、回风管和其他管线需暗敷时,应设置技术夹层、技术夹 道或地沟等;穿越极层的竖向管线需暗敷时,宜设置技术竖井。
五、对兼有一般生产和洁净生产的综合性厂房,其方案设计和构造的处理,应避免在人1流与物流运输以及防火方面对洁净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压差控制在无尘车间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只有通过对净化区域的压差进行控制,保证合理的气流组织,才能达到净化和工艺的要求。例如洁净厂房必须保持一定的正压使外界未经净化的空气不会进人净化区域,保证洁净级别;并且通过对各净化区域的不同的压差控制,达到净化分区的作用,在GMP中就要求不同净化级别区域的压差应得到控制不小于+5Pa。
在生物安全洁净室中,压差控制更是保证安全防护屏障的关键指标,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中指出必须使实验室的负压梯度得到稳定可靠的控制。因此对于无尘车间来说,压差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无尘车间本身是对尘粒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区域(房间),
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作用均具有减少对该房间(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但随着政策调整、大气污染加剧及生物安全隔离需要等原因,无尘车间在制药领域的应用或将日渐凸显。无尘车间温湿度测试里的测试高度,应为工作面高度。无尘车间高度测试,应在距离吊顶、墙面和地面不小于300MM,并应考虑热源等的影响,测量时间应至少1H,并至少6min测量一次,读数稳定后做好记录。

维持无尘车间正压所需的风量主要根据维护结构密闭性好坏来确定。我国无尘车间建设初期由于围护结构密闭性较差,要维持≥5Pa的正压就要2~6次/h送风量;目前维护结构密闭性已大为提高,维持同样的正压只要1~2次/h送风量;维持≥1OPa也只要2~3次/h送风量。
我国设计规范[6]规定:不同等级的无尘车间以及洁净区和非洁净区之间的静压差应不小于0.5mmH2O(~5Pa),洁净区与室外的静压差应不小于1.OmmH2O(~l0Pa)。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