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蚜小蜂寿命及取食方式
丽蚜小蜂一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在温室条件下,通 过寄生和取食粉虱,一般可存活10-15天,在人工饲喂蜜露的条件下,可以存活4周左右,若无食物供养则只能存活7天左右。丽蚜小蜂取食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雌蜂成虫通过 产卵器对粉虱若虫的刺探,导致寄主体液外流,可作为丽蚜小蜂的食物,这种取食方式被称 为“寄主取食(host-feeding
天敌管氏肿腿蜂生产产家
丽蚜小蜂寿命及取食方式
丽蚜小蜂一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在温室条件下,通 过寄生和取食粉虱,一般可存活10-15天,在人工饲喂蜜露的条件下,可以存活4周左右,若无食物供养则只能存活7天左右。丽蚜小蜂取食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雌蜂成虫通过 产卵器对粉虱若虫的刺探,导致寄主体液外流,可作为丽蚜小蜂的食物,这种取食方式被称 为“寄主取食(host-feeding)”;刚时鞘翅嫩黄色,质软,3—4小时后逐渐由黄色变为橙红色,同时两鞘翅上出现7个黑斑点,位于小盾片下方者为小盾斑,小盾斑被鞘缝分割成两半。第二种是丽蚜小蜂成虫直接对寄主若虫进行吸1食。尤其是当丽蚜小蜂密度较高时,粉虱被直接取食致死的数量也非常大,每头成虫在其生活期内可通过寄主取食方式杀灭约100个寄主,成为其除寄生性天敌防治白1粉虱外的另一种防治方式 。

寄生行为
丽蚜小蜂为孤雌生殖,一般在产卵时雌蜂会用触角对寄主进行触碰或敲打探试,以判断该寄主是否已被寄生,若试探到寄主体内已有丽蚜小蜂幼虫,则不对寄主进行寄生行为;七星瓢虫外形图(6张)雄虫:第六腹节后缘平截,中部有横凹陷坑,上缘有一排长毛。如果检查到寄主体内有其它寄生蜂的卵,或放弃寄主,或用产卵器把这个卵推向一边或者将其刺破,然后再产卵。推测丽蚜小蜂可能在产卵时在寄主体表存在某些标记,或能够感受到 已被寄生的寄主生理状况的改变,从而可以避免自我再寄生。 丽蚜小蜂一般对温室白1粉虱或烟粉虱2-3龄若虫上发生的寄生行为多于其他龄期的若 虫,且寄生行为常在清晨进行。寄生时丽蚜小蜂用其产卵器刺入粉虱若虫腹部,开始产卵, 若虫初被寄生后并不立刻死,发育过程仍可进行,直至到达4龄中期才停止发育。

瓢虫
卵:长1.26毫米;宽0.60毫米。橙黄包,长卵形,两端较尖。成堆竖立在棉叶背面。每块卵一般20一40粒,达80粒。幼虫:共4龄。各龄期的主要特征:一龄:体长2—3毫米。身体全黑色。从中胸至第八腹节,每节各有6个毛疣。二龄:体长4毫米。头部和足全黑色,体灰黑色。前胸左右后侧角黄色。腹部每节背面和侧面着生6个刺疣,腹节背面左右2刺疣呈黄色,刺黑色。第四腹节背面刺疣黄不显.其余刺疣黑色。三龄:体长7毫米。体灰黑色。头、足、胸部背板及腹末臀板黑色。前胸背板前侧角和后侧角有黄。腹部节左右侧刺疣和侧下刺疣桔黄色,刺黑包。第四节背侧2刺疣微带黄色,其余刺疣黑色。四龄:体长11毫米左右。体灰黑色。前胸背板前侧角和后侧角有桔黄。腹部节和第四节左右侧刺疣和侧下刺疣均有桔黄。其余刺疣黑色。蛹:体长7毫米,宽5毫米。体黄色。前胸背板前缘有4个黑点, [1] 2个呈三角形,前胸背板后缘有2个黑点,两侧角有2个黑斑。中胸背板有2个黑斑。七星瓢虫分布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华东和西南等一些省区。腹部第2—6节背面左右有4个黑斑。腹末带有末龄幼虫的黑色蜕皮。
瓢虫习性
除了冬季外,户外蚜虫堆间均有机会找到前来觅食的成虫。本种分布非常普遍,但是七星瓢虫还是有机农业的象征哦!较少成群群聚。另外,人们还把它们称为花大姐。年发生多代。以成虫过冬,次年4月出蛰。产卵于有蚜虫的植物寄主上。成虫和幼虫均以多种蚜虫、木虱等为食。系益虫,应予保护。瓢虫瓢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学名:Coccinellidae)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是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常具红、黑或黄色1斑点。捕食昆虫:棉蚜、麦蚜、豆蚜、菜蚜、玉米蚜、高粱蚜危害农作物: 棉花(棉蚜)、小麦(麦蚜)、豇豆(豆蚜)、白菜(菜蚜)、玉米(玉米蚜)、高粱(高粱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