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标准中定义的1-H,1-O 和2-O的站型,均规定了相应的 OTA(over the air)射频测试项。尤其是1-O 和2-O 的站型,没有了传统的传导测试的天线接口,所有的射频测试项都需要在OTA环境下进行测试,测试项包含有发射功率,调制质量,占用带宽,邻道泄漏功率比,杂散,互调,灵敏度,阻塞,等等。 所以用于OTA测试的全电波暗室例如:远场,紧缩场,中场,带有平面波产生器的小场等等成为必
纸巾帮招募合伙人
5G标准中定义的1-H,1-O 和2-O的站型,均规定了相应的 OTA(over the air)射频测试项。尤其是1-O 和2-O 的站型,没有了传统的传导测试的天线接口,所有的射频测试项都需要在OTA环境下进行测试,测试项包含有发射功率,调制质量,占用带宽,邻道泄漏功率比,杂散,互调,灵敏度,阻塞,等等。 所以用于OTA测试的全电波暗室例如:远场,紧缩场,中场,带有平面波产生器的小场等等成为必要的环境选择。3GPP标准中建议了远场,紧缩场,一维紧缩场,近场四种选择,并给出不同场的MU(Measurement Uncertainty)和相关测试项的校准和测试方法建议。对于一维紧缩场,目前已有机构根据类似的原理研发了平面波产生器,也进行了大量的系统测试和验证工作。

5G基站建设组网多采用混合分层网络,这样就可以保证5G网络的易管理、可扩展、高可靠性,能够满足5G基站的高速数据传输业务。同时由于5G主要是实现数据业务传输,因此5G基站需要适应高楼大厦、河流湖泊、山区峡谷的复杂应用环境,为了保证5G基站建设的良好性和完整性,5G基站建设的关键技术有:MR技术,64QAM技术,抗干扰技术,大规模MIMO技术。

微基站超密集组网有望成为5G时代主流模式
大部分的流量发生在室内,而微基站在室内环境中(包括办公场所、商场、高铁站、住宅区等)具有高度部署灵活性。微基站的产品特点轻便、功耗低、部署简易,使得运营商可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获得基站设备的投资收益。因此,基于区域的微基站超密集组网有望成为5G时代的主流模式。
5G为何需要建设微基站
5G时代,为何在宏基站之外还要建设微基站?理论上讲,要提升无线系统的容量,主要有三种方式:增加单位面积中蜂窝基站数量、增加频谱和提升空口效率。我们不妨拿身边的路由器作个对比。
网线接到家中,需要一个路由器发射/接收信号。早在数年前,双频路由器就已普及,其说明书都会提示:2.4G Hz频段传输速率一般但穿透能力较强,5G Hz频段传输速率较高但穿透能力较差。所以,家庭路由器是2个频段同时打开,让我们自由选择。而5G网络蜂窝基站的数量将会比WiFi还密,并且不得不用更高频率的频谱以增加容量,所以需要部署更多的5G微基站。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