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泵的流量应按生活排水设计秒流量选定:
1、当有排水量调节时,可按生活排水小时流量选定。消防电梯集水池内排水泵流量不小于10L/s。 排水泵的扬程按提升高度、管道损失计算确定后,再附加一定的自由水头。自由水头宜采用0.02~0.03MPa。排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流速不应小于0.7m/s,并不宜大于2.0m/s。 公共建筑内应以每个生活排水集水池为单元设置一台备用泵,平时宜
WQ潜水排污泵
排水泵的流量应按生活排水设计秒流量选定:
1、当有排水量调节时,可按生活排水小时流量选定。消防电梯集水池内排水泵流量不小于10L/s。 排水泵的扬程按提升高度、管道损失计算确定后,再附加一定的自由水头。自由水头宜采用0.02~0.03MPa。排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流速不应小于0.7m/s,并不宜大于2.0m/s。 公共建筑内应以每个生活排水集水池为单元设置一台备用泵,平时宜交互运行。泵的扬程设计工况点扬程使用的情况,在实际中也是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情况是在泵选型时,泵的扬程选得过高,而实际使用时泵是降低扬程使用的。地下室、设备机房、车库冲洗地面的排水,如有两台及两台以上排水泵时可不设备用泵。
2、当集水池无法设事故排水管时,水泵应有不间断的动力供应;
3、当能关闭排水进水管时,可不设不间断动力供应,但应设置报警装置。
4、当提升带有较大杂质的污、废水时,不同集水池内的潜水排污泵出水管不应合并排出。
5、当提升一般废水时,可按实际情况考虑不同集水池的潜水排污泵出水管合并排出。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水泵共用一条出水管时,应在每台水泵出水管上装设阀门和止回阀。单台水泵排水有可能产生倒灌时,应设止回阀。排水泵的流量应按生活排水设计秒流量选定:1、当有排水量调节时,可按生活排水小时流量选定。不允许压力排水关与建筑内重力排水管合并排出。
6、当潜水排污泵提升含有大块杂物时,潜水排污泵宜带有粉碎装置;当提升含较多纤维物污水时,宜采用大通道潜水排污泵。
7、当电机功率大于等于7.5kW或出水口管径大于等于DN100时,可采用水泵固定自耦装置;
8、当潜水排污电泵电机功率小于7.5kW或出水口管径小于DN100时,可设软管移动式安装。污水集水池采用潜水排污泵排水时,应设水泵固定自耦装置,方便水泵检修。排水泵应能自动启停和现场手动启停。多台水泵可并联交替运行,也可分段投入运行。
QW(WQ)无堵塞潜水排污泵概述:
无堵塞潜水排污泵是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水泵的使用特点而研制成功的新一代泵类产品,具有节能效果显著、纺缠绕、无堵塞、自动安装和自动控制等特点。在排送固体颗粒和长纤维垃圾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该产品泵采用叶轮结构和新型机械密封,能有效地输送固体物和长纤维。叶轮与传统叶轮相比,该泵叶轮采用单流道或双流道形式,它类似于一截面大小相同的弯管,具有非常好的过流性,配以合理的蜗室,使得该泵具有、叶轮经动静平衡试验,使泵在运行中无振动,低噪音。(6)潜水泵工作时,不要在附近洗涤物品、游泳或放牲畜下水,以免电泵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

QW(WQ)无堵塞潜水排污泵使用注意事项:
1.此泵若用于抽吸较稠较粘的浆液后,需清洗泵腔,防止泵内留下沉淀物。
2.切不可将电缆线起吊或悬挂水泵。
3.不得将泵长期处于低扬程状态下运行,以防超载而烧坏电机。
4.客户配自动耦合装置时,需确定导轨的长度(标准长度为3M)。
5.常规状态下每使用300-500小时应加注或更换油室中机油(10-30#机油),提高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泵常规运行3000小时后,需对泵进行拆检保养,必要时更换不宜再用的易损件。

潜水排污泵工程应用情况分析:
正是由于上述优点,潜水排污泵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由原来的单纯地用来输送清水到现在的可以输送各种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建筑工地排水、液状饲料等等。
在市政工程、工业、医院、建筑、饭店、水利建设等各行各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对于潜水排污泵来说关键的问题是可用性问题,因为潜水排污泵的使用场合是在液下;输送的介质是一些含有固体物料的混合液体;泵与电机离得很近;泵为立式布置,转动部件重量与叶轮承受水压力同向。排污泵由于泵和电机同轴,轴短,转动部件重量轻,因此轴承上承受的载荷(径向)相对较小,寿命比一般泵要长得多。这些问题都使得潜水排污泵在密封、电机承载能力、轴承布置及选用等方面的要求比一般的污水泵要高。
为了提高潜水排污泵的寿命,现在国内外大部分厂家都在泵的保护系统上想办法,即在泵发生泄漏、过载、超温等故障时能进行自动报警,并自动停机备修。可是我们认为,在潜水排污泵中设置保护系统很有必要的,它能有效地保护电泵的安全运行。
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保护系统只不过是在泵发生故障后的一种补救办法,是一种比较被动的办法。问题的关键应该是从根本着手,泵在密封、过载等方面的问题,这才是一种较为主动的办法。3、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噪声小、节能效果显著,检修方便,无需建泵房,潜入水中即可工作,大大减少工程造价。为此我们把副叶轮流体动力密封技术及泵的无过载设计技术应用于潜水排污泵中来,较大提高了泵密封可靠性和承载能力,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