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硫化该处理的方法
水疗法:
对已硫化的蓄电池,可先将电池放电,倒出原电解液并注入密度在1.10g/cm3以下较稀电解液,即向电池中加水稀释电解液,以提高硫酸1铅的溶解度。采用20小时率以下的电流,在液温不超过20~40℃的范围内较长时间充电,在充足电情况下用稍高电解液调整电池内电解液密度至标准溶液浓度,一般硫化现象可解除,容量恢复至80%以上可认为修复成功。1
工业蓄电池代理
蓄电池硫化该处理的方法
水疗法:
对已硫化的蓄电池,可先将电池放电,倒出原电解液并注入密度在1.10g/cm3以下较稀电解液,即向电池中加水稀释电解液,以提高硫酸1铅的溶解度。采用20小时率以下的电流,在液温不超过20~40℃的范围内较长时间充电,在充足电情况下用稍高电解液调整电池内电解液密度至标准溶液浓度,一般硫化现象可解除,容量恢复至80%以上可认为修复成功。1C(10A),而充电时充电电流大于这个合理的电流值,就容易导致电极板上的析出过快,进而导致化学反应不充分。
水疗法的原理是用降低酸液密度提高硫酸盐的溶度积,采取小电流长时间充电以降低欧姆极化,延缓水分解电压的提早出现,使硫化现象在溶解和转化为活性物质中逐渐减轻或消除。水疗法的特点对于加水蓄电池比较适用,对硫化较严重的现象亦可反复处理,无须投资设备即可自行修复,缺点是过程太繁琐,对密封(免维护)电池不太适用。10g/cm3以下较稀电解液,即向电池中加水稀释电解液,以提高硫酸1铅的溶解度。
充电法:
对已硫化的蓄电池,采用5小时率以内的大电流,对电池充电至稍过充状态控制液温不超过40度为宜,然后放电30%,如此反复数次可减轻和消除硫化现象。充电法的原理是用过充电析出气体,对极板表面轻微硫化盐冲刷,使其脱附溶解并转化为活性物质。充电法对于轻微硫化现象可明显修复。很多车主在车辆熄火前都常常忘记关空调,这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实际上对电瓶的损害不小。但对老电池不适用,因为在析出气体冲刷硫酸盐的同时也对正极板的活性物产生强烈冲刷,使活性物质变软甚至脱落。
蓄电池保养,99%的老司机还不知道这些
保养秘笈一、正确掌握充电时间正常行驶时当电量表显示20%左右就应充电了若电量表显示10%以下应停止运行,尽快充电否则电池过度放电会严重缩短其寿命充电过程中要注意电池温度超过65℃,应停止充电 保养秘籍二、严禁处于亏电状态亏电状态是指电池使用后没有及时充电在亏电状态下存放电池,很容易出现硫酸盐化硫酸1铅结晶物附着在极板上,会堵塞电离子通道造成充电不足,电池容量下降亏电状态闲置时间越长,电池损坏越重因此,电池闲置不用时,应每月补充电一次 保养秘籍三、尽量避免猛踩加速在起步、上坡、或是载人时尽量避免猛踩加速因为瞬间大电流放电容易产生硫酸1铅结晶从而损害电池极板的物理性能平时多注意续航里程若短时间内突然大幅度下降十几公里很有可能是电池出现问题,应及时检查处理
蓄电池损坏的主要的原因
自放电:对于二次电池,新电池充满电后都有自放电现象,只不过自放电的大小有区别而已。蓄电池自放电在二次电池中属于比较大的那种。自放电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的影响有多大?看一个实验:用一杯蒸馏水,在水中插上万用表的两根表笔,检测其电阻,蒸馏水基本不导电,测量的电阻在5兆欧以上,现在在水中加入导电的碳粉,搅拌,在逐步加入碳粉的过程中观察电阻的变化,当碳粉加到一定浓度后电阻开始变小,碳粉越多电阻越小,变成了导体。我把在蓄电池中相当于实验中碳粉的东西叫导电因子,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极板的脱落就会产生这个导电因子。蓄电池硫化该处理的方法充电法:对已硫化的蓄电池,采用5小时率以内的大电流,对电池充电至稍过充状态控制液温不超过40度为宜,然后放电30%,如此反复数次可减轻和消除硫化现象。蓄电池大电流的充放电这个导电因子产生的就多,影响蓄电池的寿命。像汽车用的启动型蓄电池,在启动时电流很大300A左右,如果极板的制造是均匀的,大电流均匀地分布在极板上对极板损伤就不大,然而这是不可能的。瞬时大电流就好像雷电一样,电荷要寻找一条较佳的运动通路。大电流作用在极板上是极板上的部分面(相当于一次雷击),而不是全部面。这个作用面的面积越小极板上脱落的东西就越多,大块的落在底部,小的微粒悬浮在电解液中,到电解液浑浊是相当厉害了,相当于导电因子多,蓄电池损坏越快。所以启动型、动力型的蓄电池寿命就短,而UPS这种后备型的蓄电池寿命就长可达到理论寿命10年以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