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分层.根据当时天气情况可做适当变动,一般不超过30cm。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混凝土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其振捣半径的3.75倍,即75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3.75倍×7.5=28cm,50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3.75倍×5.0=18cm;振捣靠近侧模的混凝土时,振动棒离侧模距离控制在5cm—10cm(不得大于10cm)。插入式振动棒的振动深度,一般不超过振动
混凝土振动棒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分层.根据当时天气情况可做适当变动,一般不超过30cm。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混凝土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其振捣半径的3.75倍,即75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3.75倍×7.5=28cm,50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3.75倍×5.0=18cm;振捣靠近侧模的混凝土时,振动棒离侧模距离控制在5cm—10cm(不得大于10cm)。插入式振动棒的振动深度,一般不超过振动棒长的2/3~3/4倍,对于两分层之间,应当插入下层混凝土5cm—10cm。同时,振动棒在振捣作业中不得碰撞模板、拉杆、钢筋及预埋件等,每一处振捣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插入式振动棒在每一振动位置的振动时间不可过短或过长,过短则混凝土振捣不密实,过长混凝土产生离析,一般情况振动时间为20-30s,决不允许少于10 s。对每一振捣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陷,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乏浆。(由于振捣时每棒的振捣时间根据混凝土塌落度大小而变化,所以这里不把每棒振捣时间作为评定振捣是否密实的标准。)

安阳振动器有限责任公司总结了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下部构造,挖孔桩施工时,如何护壁才能有效防止坍孔?质量问题及现象在挖孔过程中或成孔后,出现坍孔。原因分析,桩孔较深、土质较差。出水量较大或遇流砂、淤泥。预防措施,如桩孔较深、土质较差、出水量较大,应采用就地灌注混凝土护壁,每下挖1~2m,灌注一次,承随挖随进行护壁。护壁厚度一般采用15~20m。在出水量大的地层中挖孔时,可采用下沉预制钢筋混凝土圆管护壁。如土质较松散,而渗水量不大时,可考虑用木料作框架式支撑或基木框架后面铺架木板作支撑。流砂。

高强混凝土的配制和试验
细骨料应选用洁净的、颗位接近圆形的天然中粗河砂,细度模数应在2.5~3.0为好,同时,砂的级配应当好,大于5mm和小于0.31mm的数量宜少,否则级配较差,使得成型的混凝土强度偏低,在0.5~0.6mm之间,累计筛余大于70%,0.315mm累计筛余达到90%,0.15mm累计筛余率达98%,此外,砂需尽可能的降低含水率,采遥天然砂应较人工砂需水量小,对硬化后期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有利。
安阳振动器有限责任公司建议对高强混凝土结构开裂防治措施:对于出现以上几种裂缝进行技术分析研究,其影响混凝土结构收缩和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1、水泥用量越大,含水量越高,坍落度越大,收缩越大,一般高强混凝土比中低强度收缩大。2、砂岩作骨料收缩幅度增加,骨料粒粒径越粗,收缩越小,骨料粒径越细,砂率越高,收缩越大。3、环境湿度越大,收缩越小,越干燥收缩越大,早期养护时间越长,收缩越小,混凝土收缩和环境降温同时发生,收缩和裂缝产生加剧。4、水泥活性越高,颗料越大。5、暴露面积越大,包罗面积越小,收缩越大。6、外加剂及掺合料选择不当,严重增加收缩。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