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适应能力强,养殖管理比较粗放,但在苗期阶段比较脆弱。养殖户由于不懂方法,投放的泥鳅苗通过一段时间养殖,泥鳅苗莫名不见了。
这是因为啥?通过细心的观察,反复的实验发现,都是些讨厌的家伙在作祟。水体滋生蜻蜓幼虫、等大量残食泥鳅苗,导致所剩无几,有的甚至全军覆没,而且随着气温升高而越发严重。
不要以为你清塘了,就不会有敌害,泥土里有虫卵存活时间长,还
泥鳅苗种价格
泥鳅适应能力强,养殖管理比较粗放,但在苗期阶段比较脆弱。养殖户由于不懂方法,投放的泥鳅苗通过一段时间养殖,泥鳅苗莫名不见了。
这是因为啥?通过细心的观察,反复的实验发现,都是些讨厌的家伙在作祟。水体滋生蜻蜓幼虫、等大量残食泥鳅苗,导致所剩无几,有的甚至全军覆没,而且随着气温升高而越发严重。
不要以为你清塘了,就不会有敌害,泥土里有虫卵存活时间长,还有蜻蜓会找有水的地方产卵,温度高几天就可以孵化出幼虫,所以养殖中应特别重视敌害的防治。
泥鳅的放苗密度分别为:微流水池每平方米放养1200~1500尾,静水池每平方米放养750~1050尾,同池鱼苗规格要一致。培育期间,静水池塘可只施肥不投饵,水位保持50~80厘米,隔天施一次尿素,每次用量为每平方米1.8~2.2克,连施3~4次,略停几天。泥鳅苗个体较小,特别是泥鳅水花苗,购苗者短时间是没有办法数数的,就凭供苗者说了算。当鱼苗长到4厘米左右时,要及时分池以降低密度。分池前hao先拉网锻炼2~3次。起捕时要小心操作,将同一规格的鱼种放于同一池塘,分池后密度为每平方米45~75尾即可。再经3个月的饲养,当鱼种体长达到10厘米、体重10克左右时即可分池进行成色养殖。
泥鳅养殖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高速发展,虽然养殖效果参差不齐,但养殖面积猛增,泥鳅的供应量暂时趋于饱合。从近两年泥鳅的销售价格就可见一斑,销售价格已接近养殖成本,若养殖中稍有闪失,就会出现亏损现象。泥鳅养殖的高速发展期间,泥鳅苗则变得炙手可热,也让无数养殖者也加入到繁苗供苗的行列,导致泥鳅苗质量参差不齐。泥鳅苗需求的急增,令无数养殖户目乱睛迷,由于销售价格高,gen本没有在意泥鳅成活率不高,饲养周期延长,饲料用量偏大等因素。然而在市场低迷的2016年,众多养殖户尝到了苦果,养殖成本居高不下,而市场销售价格低迷,导致亏本的不在少数。不管你是投放哪种规格的泥鳅苗,都需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养殖中管理以及泥鳅起捕销售,都需要系统的技术方法,若某一环节没做好,都将影响整体效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