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铜设备的铜冶炼生产过程中的金属损失(以葫芦岛东北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为例)情况:
①鼓风炉熔炼工序金属回收率97.8%,金属损失2.2%;
②转炉吹炼工序金属回收率99.5%,金属损失占投入工序金属量的0.5%;
③阳极炉精练工序金属回收率99.5%,金属损失占投入工序金属量的0.5%;
④铜电解工序金属回收率99%,金属损失占投入工序金属量的1%。按以上各工
电解槽设备型号
电解铜设备的铜冶炼生产过程中的金属损失(以葫芦岛东北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为例)情况:
①鼓风炉熔炼工序金属回收率97.8%,金属损失2.2%;
②转炉吹炼工序金属回收率99.5%,金属损失占投入工序金属量的0.5%;
③阳极炉精练工序金属回收率99.5%,金属损失占投入工序金属量的0.5%;
④铜电解工序金属回收率99%,金属损失占投入工序金属量的1%。按以上各工序金属回收率计算,铜冶炼总回收率为96.0%,金属损失4.0%。


湿法冶炼过程为:
火法和湿法两种工艺的特点 比较火法和湿法两种铜的生产工艺,有如下特点:
(1)后者的冶炼设备更简单,但杂质含量较高,是前者的有益补充。
(2)后者有局限性,受制于矿石的品位及类型。
(3)前者的成本要比后者高。
可见,湿法冶炼技术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但其适用范围却有局限性,并不是所有铜矿的冶炼都可采用该种工艺。不过通过技术改良,这几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包括美国、智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及秘鲁等,将该工艺应用于更多的铜矿冶炼上。由于铜管生产线中的每道工序如熔铸、联拉、盘拉、在线退火、成型、探伤、精整等生产铜管的工艺段均为单独设备,大部分企业仅仅提高了单个工艺段的设备自动化程度,并没有把整个工艺段看成一个整条铜管生产线,致使各个工艺段之间缺少联系。湿法冶炼技术的提高及应用的推广,降低了铜的生产成本,提高了铜矿产能,短期内增加了社会资源供给,造成社会总供给的相对过剩,对价格有拉动作用。
铜电解工艺按阳极外形尺寸和重量又分为大极板工艺和小极板工艺。大极板工艺和小极板工艺是相对而言的,通常将阳极单块重量大于300kg的称为大极板,200kg左右的称为小极板。大极板工艺优势明显,相对小极板可采用大跨度的厂房和大型电解槽,单位面积产量高。而现状是,加工能力大于冶炼能力,冶炼能力又大大超过铜精矿的保障能力,铜精矿资源和废杂铜都需要进口。以相同规模产量比较,通常极板越大,则电解槽数量就越少,厂房占地面积小,设备和操作人员也更少。从上面的分析对比看,大极板工艺无疑是优先选择的方案。

火法冶炼电解铜技术:包括焙烧、熔炼、吹炼、精炼等工序,以硫化铜精矿为王要原料,后冶炼出含量达99.99%高纯铜。
①火法冶炼电解铜技术原理:
吹炼阶段,将FeS氧化成FeO,造渣除去,得到bai冰铜(Cu2S)。冶炼温度1150℃~1250℃。主要反应是:
2FeS+3〇2—2Fe〇+2S〇2
2Fe0+Si02^2Fe0-Si02
第二阶段,冶炼温度1200°01280°C将bai冰铜按以下反应吹炼成粗铜:
2Cu2S+302^2Cu20+2S02
Cu2S+2Cu20-^6Cu+S02
②火法冶炼电解铜生产过程:
焙烧:分别脱除精矿中部分或全部的硫,同时除去部分、锑等易挥发的杂质
熔炼:其目的是使铜精矿或焙烧矿中的部分铁氧化,并与脉石、熔剂等造渣除去,产出含铜较高的冰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