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机关创建需要具有较强节约意识和低碳意识,因此应该从多方面加强公务员节约、低碳理论学习和实践,提高公务员节约意识和低碳意识。(1)举办宣传节约、低碳意识的活动,营造节约型机关氛围。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初期宣传,通过理论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现场观摩会、参观考察等形式进行深入宣传,倡导公务人员在工作中推行低碳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推行低碳消费方
节约型机关建设方案

节约型机关创建需要具有较强节约意识和低碳意识,因此应该从多方面加强公务员节约、低碳理论学习和实践,提高公务员节约意识和低碳意识。(1)举办宣传节约、低碳意识的活动,营造节约型机关氛围。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初期宣传,通过理论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现场观摩会、参观考察等形式进行深入宣传,倡导公务人员在工作中推行低碳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推行低碳消费方式,践行简单、简约、俭朴和可持续的低碳生活。(2),加强对公务人员进行节约型机关创建方面的培训。通过系统理论学习或有关专题讲座形式,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节约文化与文明培训、建设节约型机关方案设计与实施培训、建设节约型机关管理培训、建设节约型机关评估培训等,了解节约型机关创建流程、技术和方法,更好地开展创建活动。总之,公务员应做好观念上的转变,推动节约型机关创建。
一是管理主体不明确。根据部门职责分工,节约型机关建设基本上属于机关事务部门的主管的范畴,目前除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确认了机关事务部门在机关节能领域的管理主体地位外,相关法律法规尚未确认机关事务部门的主导地位,机关事务部门在履行职责中面临不少困难和阻力,不利于节约型机关建设的统筹协调。
二是部门职责交叉。在机关资产管理、经费支出、采购、基建投资等领域和环节,机关事务部门与发展改革、财政、国有资产管理、建设等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晰,存在着职责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等问题,如在机关办公用房建设和管理中,门负责经费,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立项,机关事务部门负责规划编制和建设监管,各部门自己负责建设,造成重复建设或闲置浪费等情况。
完善管理制度。和地方机关以及机关事务管理部门,陆续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节约型机关事务管理制度。在制度改革方面,积极推进节约型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接待制度改革、房地产制度改革等; 在制度标准方面,具体制定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办公用房制度、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配置标准、公务用车编制和配备标准等; 在财务经费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公务接待制度、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制度、机关建设投资制度、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制度等; 在工作制度方面,大力推行采购、合同能源管理、代建制、绩效管理等项制度为节约型机关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运用科技手段节能减排。各级机关利用科学技术,开展以节能为核心的节约活动。节约型机关办公楼空调和采暖机组安装节能管理系统,夏天综合节电率达到 65. 2% ,冬天综合节电率达到 30. 72% 。节约型机关重点对地下停车场和办公楼的照明系统进行调整,先后更换减少照明灯具 4000 余盏,每日节电约 1214 度,在办公楼内饮水间 48 个直饮水加装了水量控制器,使流出水量仅为原来的一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