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气温升高,水温逐步上升至18℃左右,养殖户都积极清塘、消毒和培水,陆续投放泥鳅苗开始又一年的养殖生产。
赵老板有20多亩养殖池塘,前年开始养殖泥鳅,当年养殖效果还不错,平均亩产2000多斤。去年有两个池塘没有投放泥鳅苗,然而收获时却出了4000来斤泥鳅,平均亩产900多斤。由于这两个池塘有些渗水,平时水位只有70-80厘米,前年其产量就比其它池塘低。鳅苗体
泥鳅养殖厂家
每年春天气温升高,水温逐步上升至18℃左右,养殖户都积极清塘、消毒和培水,陆续投放泥鳅苗开始又一年的养殖生产。
赵老板有20多亩养殖池塘,前年开始养殖泥鳅,当年养殖效果还不错,平均亩产2000多斤。去年有两个池塘没有投放泥鳅苗,然而收获时却出了4000来斤泥鳅,平均亩产900多斤。由于这两个池塘有些渗水,平时水位只有70-80厘米,前年其产量就比其它池塘低。鳅苗体长达到1厘米时,已可摄食水中昆虫、昆虫幼体和有机物碎屑等食物,可用煮熟的糠、麸、玉米粉、麦粉等植物性饲料,拌和剁碎的鱼、虾、螺蚌肉等动物性饲料投喂,每日3次~4次。去年他先做其它条件好的池塘,而当后准备做这两个池塘的时候,发现池塘中已有不少泥鳅苗了,反正池塘水位不行,就那样养着试试看,竟然有意外之喜。
在泥鳅苗入池定要检查清塘的毒力是否消失,以及水的肥度是否合适。首先取半桶水,将泥鳅苗放入水中观察8-10个小时,看是否正常,以确定泥鳅苗能否入池。其次可根据水色、透明度和饵料生物情况判断水的肥度,如发现池水过肥,可加注清水调剂;池水的肥度不够,应立即补施少量化肥或发过酵的粪或增投人工饵料。泥鳅苗入池前喂1-2次熟蛋黄或饲料酵母,其成活率或成长速度都比不喂的有明显提高。泥鳅苗运到后,先用网箱喂饵,再重新过数入池。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略略分析一下:新入行的朋友,基本是没有孵化技术的,孵化技术性强,在一些的育苗场可以学到,但也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如果你开始养殖面积不大,我是不建议你花很多代价去搞孵化,因为这样反而会增加你的养殖成本,增加你的养殖难度。在网箱内取苗时,上风头的泥鳅苗一般体质较强,个体较大,下风头的泥鳅苗体质较差,个体较小,这样就可将体质强弱有别、个体大小不同的鳅苗基本分开,在饲养过程中逐渐形成大小分化。
许多养殖户拿苗时间都是以供者出苗时间为准,这是不对的,是应根据养殖户清塘培水的时间,安排孵化泥鳅苗时间。不然没法做到池塘jia下苗时间,jia下苗时间是池塘单胞藻丰富的时候。放苗早了池塘藻没起来,放苗晚了池塘已基本是大型藻类,泥鳅苗没有充足的天然饵料,成活率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建议新手养殖户在引种前,掌握好判断泥鳅苗优劣的方法,同时也需要多了解具体的养殖方法。有不少供苗者,为了销售泥鳅苗,均称泥鳅的养殖技术相当简单,给你说一下就懂了,结果养殖中问题不断,甚至搞得焦头烂额。如实地考察育种单位的实力,看看繁殖亲鳅饲养情况,以免购到劣质苗,影响自己的养殖计划。
泥鳅养殖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高速发展,虽然养殖效果参差不齐,但养殖面积猛增,泥鳅的供应量暂时趋于饱合。从近两年泥鳅的销售价格就可见一斑,销售价格已接近养殖成本,若养殖中稍有闪失,就会出现亏损现象。泥鳅养殖的高速发展期间,泥鳅苗则变得炙手可热,也让无数养殖者也加入到繁苗供苗的行列,导致泥鳅苗质量参差不齐。泥鳅苗需求的急增,令无数养殖户目乱睛迷,由于销售价格高,gen本没有在意泥鳅成活率不高,饲养周期延长,饲料用量偏大等因素。头天每亩采用鳅塘净100毫升兑水均匀泼洒,第二天用生石灰100公斤兑水趁热泼洒(新塘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然而在市场低迷的2016年,众多养殖户尝到了苦果,养殖成本居高不下,而市场销售价格低迷,导致亏本的不在少数。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