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源和脉冲电源的区别电源分为直流电源和脉冲电源。直流电源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运行稳定,但其缺陷在于电流的连续使用,造成不必要的能耗增加和极板钝化。脉冲电源循环进行供电和断电的电解过程,这种供电方式使电解过程中的电能利用率趋于有效化。由于通电时间远小于电解处理的总反应时间,电能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供电方式的改变是电絮凝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比较受推崇的是将脉冲电源
电子絮凝系统出售
直流电源和脉冲电源的区别
电源分为直流电源和脉冲电源。直流电源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运行稳定,但其缺陷在于电流的连续使用,造成不必要的能耗增加和极板钝化。脉冲电源循环进行供电和断电的电解过程,这种供电方式使电解过程中的电能利用率趋于有效化。由于通电时间远小于电解处理的总反应时间,电能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供电方式的改变是电絮凝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比较受推崇的是将脉冲电源和周期换向两者结合,这种供电方式兼具有脉冲电源的优势,同时又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交换电极,有利于降低电极钝化和浓差极化的程度,是目前电絮凝技术较为理想的电源。

废水除氟目前,有关电絮凝法去除水体中F
废水除氟
目前,有关电絮凝法去除水体中 F- 的报道存在两种机理:F-与絮凝剂中 OH-的置换反应和 F-与金属阳离子反应生成沉淀。M. M. Emamjomeh 等研究表明,F- 置换Aln(OH)m (3n-m)中的 OH-从而被去除。而N. Mameri 等研究表明,F- 与 Al3+ 反应生成 AlF6 3-,再与Na+反应生成沉淀,从而将氟从水中除去。在电絮凝效果方面,V. Khatibikamal 等采用铝板双极模式处理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 的含 F-废水,电解5 min F-质量浓度可迅速降至0.35mg/L。在工程应用方面,刘峰彪等采用电絮凝法处理北京某地区地热水中的氟,并增加滤柱,F-质量浓度为 7.5 mg/L,选用铝板电极,板间距0.5 cm,pH=7.1,电导率0.48 mS/cm,水温30~40 ℃,电流密度10 A/ m2,电絮凝30 min,能耗为2.13 kW·h/t 时,出水 F-质量浓度可达到饮用水对 F-质量浓度的要求(0.5~1.0 mg/L)。另外,当水体中存在PO43- 时,由于PO43- 的水解,水体呈强碱性,从而促进Al(OH)3 水解成 Al(OH)4-,致使絮凝剂丧失除氟能力;当水体中存在 SO42- 时也对电絮凝除氟有不利影响,但其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有待深入研究。

CECS
CECS-Q"视垢"系列电解水处理器
有效过滤悬浮物、生物粘泥等微小颗粒明显改善水质
由于循环水系统不断地接触空气等杂质,一段时间后,冷却水系统会累积很多淤泥及其它沉淀物。如果不及时清除,这些杂质会降低热交换效率,促进细菌的生长和腐蚀的发生以及减少器材的使用寿命,增加能耗,甚至穿孔。
本系统采用自动刷洗滤网过滤技术,选用精密不锈钢滤网,过滤精度高、过滤速度快、反冲洗耗水少,能够有效滤除杂质和水垢。并进一步破坏菌藻生存环境,将系统中附在悬浮物的细菌藻类过滤除去,使细菌藻类不易繁殖生存,确保冷却水系统始终干净。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