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件在加工和处理过程中,尤其在电镀前的酸洗和碱洗以及随后的电镀过程中,表面吸收了氢原子,沉积的金属镀层然后俘获氢。当紧固件拧紧时,氢朝着应力蕞集中的部分转够,
引起压力增髙到超过基体金属的强度并产生微小的表面裂开。氢特别活动并很快渗入到新形成的裂隙中去。这种压力-裂开渗入的循环一直继续到紧固件断裂。通为了消除氢脆的威胁,紧固件要在镀后尽可能快地加热烘焙,以使氢从镀层中渗
五金电镀价格
紧固件在加工和处理过程中,尤其在
电镀前的酸洗和碱洗以及随后的电镀过程中,表面吸收了氢原子,沉积的金属镀层然后俘获氢。当紧固件拧紧时,氢朝着应力蕞集中的部分转够,
引起压力增髙到超过基体金属的强度并产生微小的表面裂开。氢特别活动并很快渗入到新形成的裂隙中去。这种压力-裂开渗入的循环一直继续到紧固件断裂。通为了消除氢脆的威胁,紧固件要在镀后尽可能快地加热烘焙,以使氢从镀层中渗出,烘焙通常在375-4000F(176-190℃)进行3-24小时。 由于机械镀锌是非电解质的,这实际上消除了氢脆的威胁。
电镀前模具状态要求:生产稳定性验证。根据新项目模具调试经验,初次镀铬的模具要求生产2000件以上,制件封样报告审批完成及问题点锁定后再安排;重新镀铬的模具零件要求表面质量评审值与制件封样状态一致。同时,模具零件电镀后型面粗糙度降低,一定程度上减小拉深阻力,为模拟电镀后的模具状态,通常降低拉深工序10%的气垫压力进行验证,提前识别缺陷并制定应对措施。所示为气垫压力降低10%后制件拉深的状态,无起皱或缩颈开裂问题,表明当前模具状态具备充足的零件成形裕度。
镀层的孔隙是指镀层表面直至基体金属的细小孔道 。孔隙大小影响镀层的防护能力。测定孔隙的方法有贴滤法﹑涂膏法﹑浸渍法等。
1. 电图像法
通过对镀层的基体金属通电,使其阳极溶解。溶解的金属离子通过镀层上的孔隙,电泳迁移到测试纸上。由于金属离子和测试纸上的化学试剂会发生反应形成染色点,因此可根据测试纸上染色点的多少来判定镀层孔隙的多少。
2. 气体渗透法
气体渗透法是将试样暴露于腐蚀性气体环境中一定时间后,通过显微镜观测锈斑个数合腐蚀程度来计算孔隙率。本方法具有液体浸没试验没有的两个潜在优点:气体渗透入孔隙的能力比液体强;许多气体孔隙率试验模拟了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孔隙发生机制。
模具
电镀-解决拉伸模拉伤问题的一些方法:
1.被成形工件的原材料方面
通过对原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如对原材料进行磷化、喷塑或其他表面处理,使被成形材料表面形成一层非金属模层,可以大大减轻或消除工件的拉伤,这种方法往往成本较高,并需要添加另外的生产设备和增加生产工序,尽管这种方法有时有些效果,实际生产中应用却很少。
2.工件与模具之间
在模具与成形材料之间加一层PVC之类的薄膜,有时也可以解决工件的拉伤问题。对于生产线通过机构可以达到连续供给薄膜,而对于周期生产的冲压设备,每生产一件工件需加一张薄膜,影响生产效率,此方法一般成本也很高,还会生产大量废料,对于小批量的大型工件的生产采用此种方法是可取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