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管廊设备与环境监控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思路
1、在监控中心设置监控计算机、管理计算机、服务器、通信计算机和智能化模拟屏等设备组成计算机系统。
2、智能化模拟显示屏可直观地显示管廊内各种设备的运转情况及环境参数,及时了解灾情和的发生及其位置。
模拟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有:管廊内各区段的位置和建筑模拟图,各防火分区排水泵的状态、液位开关状态、通风装置状态、灯光照明状态
市政地下综合管廊
智慧管廊设备与环境监控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思路
1、在监控中心设置监控计算机、管理计算机、服务器、通信计算机和智能化模拟屏等设备组成计算机系统。
2、智能化模拟显示屏可直观地显示管廊内各种设备的运转情况及环境参数,及时了解灾情和的发生及其位置。
模拟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有:管廊内各区段的位置和建筑模拟图,各防火分区排水泵的状态、液位开关状态、通风装置状态、灯光照明状态、环境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CH4浓度、H2S浓度等各种报警信号等。
3、监控中心
综合管廊监控中心主要任务为确保管廊内管线及操控设备能正常运转,并在发生事故时能迅速反应处理,因此管廊监控中心就是整个管廊安全管控系统的神经,通过自动化监视与侦测设备,将管廊内任一角落的状况资料迅速传递收集于监控中心中,使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轻易的掌握所有情况。二、地下管廊环境监测系统功能通过在地下管廊配置相应的传感器及报警器,并通过通信将监测信号从投料口引出到地面上,并通过无线通信(GPRS)传输到监控中心,通过配套的综合管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4、建立完善的预警、报警机制,解决城市管廊设施遭受人为破坏的地下隐患,保障管廊内的通风、照明、排水、防火、通信等设备的正常运转。
综合管廊环境与设备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需求和方案
系统设计需求:
1、管廊主机之间通过光纤进行组网
2、管廊一般分为热力舱、综合舱、燃气舱
3、在管廊热力舱,每100米,1台温湿度传感器、1台氧气传感器、1台超声波液位传感器、1台传感器、1台
4、在管廊综合舱,每100米,1台温湿度传感器、1台氧气传感器、1台超声波液位传感器
5、在管廊燃气舱,每100米,1台防爆型温湿度传感器、1台防爆型氧气传感器、1台防爆型超声波液位传感器、1台防爆型传感器
6、在管廊非燃气舱排风井和进风井及逃生,分别安装1台和1台传感器
7、在管廊燃气舱排风井和进风井及逃生,分别安装1台防爆型传感器
8、在管廊非燃气舱人员出入口,安装1台和1台传感器
9、在燃气舱人员出入口,分别安装1台防爆型传感器
多角度解析城市综合管廊建设
随着技术的发展,城镇建设加速,综合管廊项目在各地大规模的开展。当前的现状是都重视综合管廊的建设,却忽视了综合管廊后期的运维管理。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对综合管廊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存储,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管理,是智慧城市综合管廊监控系统建设首要考虑和关注的问题。综合管廊应设置通信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置固定式通信系统,电话应与监控中心接通,信号应与通信网络联通。
让管廊运营变得经济、 根据 GB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宜分为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系统、预警与报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统一管理信息平台”。
综合管廊环境与设备智能化监控系统是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为综合管廊监控倾力打造的一套完整解决方案,解决综合管廊在管、控、营环节中的实际问题,实现管廊全生命周期运维管理,全区域运行工况分析,全时域应急处理事件排序,从而真正帮您实现、节能、安全、经济的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以及可以使用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来完成目前人工巡检的一些任务,更能保证人员安全。
综合管廊监控数据性质及管理要求
综合管廊监控的数据性质是连续量,通断量,或多值参数(只能在很少的有限个数据中取其一);对于连续量物理量,定义其量纲、连续物理量数值可能的范围(超限即为不正常故障);5MM,无缝拼接等多种,安防监控一般很少用LED屏来做画面显示。对于多值参数定义其取值的个数。在每次上电开机时,这些数据应具有的初始值。可以保留上次停机时的数值,也可以是固定的设定值。
综合管廊监控可能使用这个信息的汇的识别名及其性质。它可以是某个执行器,某个控制算法,某个人一机接品界面,或某个管理机制。该数据需要长期记录保持,还是不需要;(3)针对设备安全:通过智能传感器、仪表和多功能监测对监控设备、排水设备、通风设备、通信设备、消防设备、照明设备、电缆温度等进行实时在线感知、报警联动、远程控制和指挥调度,使之始终处于安全状态。是需要连续记录,还是只在数据发生变化时记录。在这样信息点定义的基础上,一个控制管理系统,从某个角度看,就是这些信息的产生、传递、接收、处理和管理的过程。
其中,传感器产生测量信息,人一机接口产生设定值信息,这些信息都成为管廊监控控制器中控制算法的输入信息,经控制器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产生对执行器操作的控制命令,作为控制命令信息发出。这些控制命令被相关的执行器接收,成为控制动作,同时还把执行动作的结果以测量信息的形式发出。管理计算机则接收各类信息,并进行整理、统计,同时做出全局性分析。同样,各个执行器所需要的物理量到电参数的转换以及执行器的各种特殊的控制操作要求,也只能在控制器中完成。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