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集注》载:“恶旋覆花”。白芷性温,是祛,生机的良药,而旋覆花常用于阴虚劳嗽,与白芷的药性不同,二者不可同服也仅仅只是因为会降低。质是对实较重,断面白色,粉性,皮部密布棕色油点,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到现代,白芷的一些作用才在临床试验中一一展现出来。白芷作为一种中药具有很好的药理功效,古书上记载其:“散风除湿,通窍,排脓。”但是白芷具有药用功效的同时也具有不可忽略的毒性,这种
白芷苗
《本草经集注》载:“恶旋覆花”。白芷性温,是祛,生机的良药,而旋覆花常用于阴虚劳嗽,与白芷的药性不同,二者不可同服也仅仅只是因为会降低。质是对实较重,断面白色,粉性,皮部密布棕色油点,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到现代,白芷的一些作用才在临床试验中一一展现出来。白芷作为一种中药具有很好的药理功效,古书上记载其:“散风除湿,通窍,排脓。”但是白芷具有药用功效的同时也具有不可忽略的毒性,这种毒性不止在反映在白芷的外表,而是白芷内部的一些提取物,不恰当的食用这些提取物就会造成对身体上的伤害。白芷水提物具有光毒性作用。光毒性(phototoxicity)是指皮肤一次接触化学物质后,继而暴露于紫外线照射下所引发的一种皮肤反映。

本品呈长圆锥形,长10~25cm,直径1.5~2.5c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根头部钝四棱形或近圆形,具纵、支根痕及皮孔样的横向突起,有的排列成四纵行。顶端有凹陷的茎痕。春播于3、4月进行,但产量和质量较差,通常采用秋播,适宜播种期因地异,华北地区多在8月下旬至9月初,穴播,按行株距35cm×(15-20)cm开穴,深5-10cm,1hm2用种量约11。质坚实,断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或近圆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秋播种植的,次年7~9月间茎叶枯黄时采挖。春播种植的,当年10月采挖。择晴天,先割去地上部分,再挖出根部。除净残茎、须根及泥土(不用水洗),晒干或微火烘干。置干燥不通风处保存,防虫蛀或霉烂。
性状鉴别 ⑴杭白芷 根圆锥形,长10-20cm,直径2-2.5cm。病害斑枯病:又名白斑病,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常在生长后期发生,主要为害叶片,病斑为多角形,初期暗绿色,后变为灰白,上面生有黑色小点。止部近方形或类方形,表面灰棕色,有多数皮孔样横向突起,长0.5-1cm,略排成四纵行,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质是对实较重,断面白色,粉性,皮部密布棕色油点,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气芳香,味辛、微苦。
⑵祁白芷 根圆锥形,长7-24cm,直径1.5-2cm。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较光滑,皮也样横向突起散生,并有支根痕。质硬,断面类白色,粉性,皮部散有棕色油点,形成层环圆形,棕色。
以独支、条粗壮、质硬、体重、粉性足、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⑴杭白芷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皮层中有油管分布。韧皮部宽广,筛管群略呈径向排列;油管较多。形成层略呈方形。木质部占根的1/2,导管稀疏散列。本品薄壁细胸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