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
板片和流道
通常有二种波纹的板片 (L 小角度和 H大角度),这样就有三种不同的流道(L, M 和 H),如下所示:
L:小角度
由相邻小夹角的板片组成的通道。传热系数低,阻力小。适用于大流量,传热弱(低比热或温差小)的情况,如:环境压力下的空气传热。H:大角度
由相邻大夹角的板片组成的通道。传热系数高,阻力大。适用于小流量但传热强
可拆卸板式换热机组定制
板式换热器
板片和流道
通常有二种波纹的板片 (L 小角度和 H大角度),这样就有三种不同的流道(L, M 和 H),如下所示:
L:小角度
由相邻小夹角的板片组成的通道。传热系数低,阻力小。适用于大流量,传热弱(低比热或温差小)的情况,如:环境压力下的空气传热。H:大角度
由相邻大夹角的板片组成的通道。传热系数高,阻力大。适用于小流量但传热强(高比热,有相变或大温差)的情况,如:制冷剂相变传热。M:通道
由相邻大/小夹角的板片组成的通道。传热系数和阻力介于H和L通道之间。L+L = 小角度流道
L+H = 混合流道
H+H=大角度流道
在这三种流道中选择,并根据特殊的工况定身量做和选型。
理论上,一台换热器可以混用不同类型的流道,如H型之后是M型。
但对于有相变的情况,这会导致个H流道和后一个M流道之间介质的分配失调,因此,在各类制冷用BPHE中不予采用。
板片波纹的主要作用:使得流体紊流,强化传热相邻板片的波纹形成接触抗点,提高耐压性能。
注:巧克力分布去:使流体均匀流过整个板片,在 A 和B处的压力降相同,使在这里的压力损失,把压力降用于有效的传热,允许平行流AlfaLaval 创造发明创造,现已被广泛应用。如下图。
平行流与对角流:
平行流的优势:一块板片 & 一条密封垫,同一的板片在板片组里,旋转180o可以用于二边通道备件损耗小。完全满足对角流所有的功能,较高的设计压力或使用较薄的板片没有交叉出管口。
板式换热器除垢清洗方法和清洗工艺的选择
板式换热器的垢样以水垢为主,比较坚硬,和传热片结合牢固,难以用物理方法清除,所以选择用化学清洗中的酸清洗方法除垢。
根据板式换热器的结垢情况、老化程度和用户的要求,板式换热器的化学清洗可分为拆卸清洗和不拆卸清洗两种方法。
拆卸清洗除垢比较,效果好,但劳动量大、工序复杂,且容易造成换热器渗漏、零配件损坏等不良影响;
不拆卸清洗除垢不够,但劳动量小、工序简单,且不容易造成换热器渗漏、零配件损坏等不良影响。
当板式换热器结垢情况严重、换热效率低下,甚至堵塞时,必须采取拆卸清洗;当板式换热器结垢较轻或老化严重时,可采取不拆卸清洗。
化学清洗时可采取循环清洗和浸泡清洗相结合的清洗工艺。
循环清洗是用循环泵、清洗槽、塑料管、清洗对象组成封闭循环系统,将循环系统中加入适量清洗剂,用循环泵循环清洗;
浸泡清洗是循环系统中清洗剂均匀达到一定浓度后,关闭循环泵浸泡。
为了保证清洗剂的浓度,在循环过程中,每隔1h要检测一次清洗槽内清洗剂的浓度,使清洗剂的浓度始终保持在0.10~0.15mol/L安全有效的范围内,必要时需添加清洗剂。遇中午或晚上可采取加清洗剂后浸泡清洗。
板式换热器与壳管式换热器比较
1)传热系数高。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效(~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壳管式的3~5倍。
(2)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在壳管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壳程和管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通常在0.95左右。
此外,冷、热液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一水换热可1℃,而壳管式换热器一般为5℃。
(3)占地面积小。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壳管式的2—5倍,也不象壳管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柬的检修场地,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扳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壳管式换热器的1/5—1/10。
(4)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片,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而壳管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减。
板式换热器的安装由其结构特点所决定,安装起来比较方便灵活。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板式换热器3D装配流程,以及其运行模型:
一、板换零部件组装
关于板式换热器的零部件组装,无论是制造厂向使用单位发运零部件,进行现场组装,还是使用单位在检修设备拆开板式换热器之后再进行组装,都必须按照一下顺序进行。
1、认真阅读随机文件(合格证、材质证、流程图、装配图、装箱清单等)
2、检查板片、接管、垫片的材质是否与换热器内介质的耐腐蚀要求相一致。
3、按图纸检查所有的零部件是否,型号、尺寸是否与图纸相符。
4、将板片的垫片槽擦干净,均匀地涂上粘结剂,粘上垫片。然后吧板片整齐的叠放在一起,压上一定的重物。
5、按设计的流程图进行组装,并按规定顺序进行夹紧。夹紧时注意按顺序拧紧螺母。
6、液压实验要按单侧分别进行。试验压力为设备设计压力的1.25倍,保压30分钟。检查所有密封和焊接部分,均无渗漏为合格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