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群众日常监督
通过开放群众举报途径,大力畅通民意渠道:发现问题后,群众既可以通过举报热线、微信等常规手段,也可通过本系统下1载河长制手机应用软件上报问题,加强排查分析;积极回应群众期待,通过河长制管理信息的闭环处置流程,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举报群众,做到处置公开透明,通过群众监督,有力推动问题的解决,终发挥为管理服务的作用。点击“交接断面”的按钮,各地从Ⅰ类
河长制平台建设方案
接受群众日常监督
通过开放群众举报途径,大力畅通民意渠道:发现问题后,群众既可以通过举报热线、微信等常规手段,也可通过本系统下1载河长制手机应用软件上报问题,加强排查分析;积极回应群众期待,通过河长制管理信息的闭环处置流程,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举报群众,做到处置公开透明,通过群众监督,有力推动问题的解决,终发挥为管理服务的作用。点击“交接断面”的按钮,各地从Ⅰ类到劣V类的河道水质以不同的颜色标注,一目了然。
业务流程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事件)处理流程初期以大网格为基础,即乡镇(街)级的行政区域为河长责任范围。以呼叫中心、APP为入口,各地联络员为协调,河长为主线,依托基层村级河长、工作人员与职能部门,完成事件处理流程。
后期在大网格的基础上,逐步将网格细化,强化呼叫中心功能,实现受理中心机制,弱化各地联络员职责,完善河长的事件处理、指示、汇报自动化流程,完善“河长制”体系架构。
n 静态展现(“看的见”)
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是河长的助手,它通过各种终端逐级静态展现水环境质量、重点项目进展、污染减排情况、三河等专题情况,也可在GIS地图上展现污染源分布、事件分布等情况。
n 动态管理(“叫得应”)
通过数据与数据关联、数据与业务关联形成数据关系网,将水质、项目、事件、综合治理方案、治理计划、河长公式牌等信息化,提供建设项目、目标、河道巡查、公众参与、业务受理等水环境治理的动态管理。
n 常态跟踪(“用的好”)
在静态展现和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强报表分析、智能分析,落实河长制长效管理机制,实现河道日常管理、考核管理、协调指挥等常态跟踪功能,方便工作协调、下级向上级工作汇报、突发事件指挥协调和联席会议的协调。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