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螺污泥脱水机由叠螺体、驱动装置、滤液槽、混合系统、架体等组成。
(1)叠螺体由固定环、游动环、螺旋轴、螺杆,垫片和若干连接板等组成,固定环通过六根螺杆将其连接在一起,在固定环之间装有垫片和游动环,固定环和游动环均由的材料制作而成,使得整机的寿命较长,螺旋轴穿在固定环和游动环中间,并且游动环空套于螺旋轴上。主体是由多重固定环和游动环构成,螺旋轴贯穿其中形成的
1方叠螺机生产厂家
叠螺污泥脱水机由叠螺体、驱动装置、滤液槽、混合系统、架体等组成。
(1)叠螺体由固定环、游动环、螺旋轴、螺杆,垫片和若干连接板等组成,固定环通过六根螺杆将其连接在一起,在固定环之间装有垫片和游动环,固定环和游动环均由的材料制作而成,使得整机的寿命较长,螺旋轴穿在固定环和游动环中间,并且游动环空套于螺旋轴上。主体是由多重固定环和游动环构成,螺旋轴贯穿其中形成的过滤装置。前段为浓缩部,后段为脱水部,将污泥的浓缩和压榨脱水工作在一筒内完成,以微妙的滤体模式取代了传统的滤布和离心的过滤方式。污泥在浓缩部经过重力浓缩后,被运输到脱水部,在前进的过程中随着滤缝及螺距的逐渐变小,以及背压板的阻挡作用下产生极大的内压,容积不断缩小,达到充分脱水的目的。
(2)螺旋轴由轴和螺旋叶片组成,轴又由轴和空心轴焊接而成。 组焊是,首先将轴和空心轴进行焊接,焊后进行粗车,以保证两端轴的同轴度,然后将螺旋叶片与轴采用满焊方式进行焊接,由叠螺污泥脱水机工作情况可知,螺旋轴叶片外圆直接与游动环相接触产生摩擦,而叶片表面也一直与污泥相接触产生一些磨损,为此,我司采用处理工艺:先对螺旋叶片外圆进行硬质材料堆焊,再对整轴表面进行热喷涂,***后对螺旋叶片外圆进行磨削加工,。并对两端轴进行精车,从而保证两轴的同轴度和轴表面光洁度
(3)驱动装置为设备的动力源,驱动装置的性能将直接影响整机的性能,为此,我司选用性能优越的电机,电机防护等级为IP54, 绝缘等级为F级。电机符合IEC标准,电源为380V AC/3PH/50 Hz。
并采用变频启动和调速方式,以适合不同的应用工况,避免负载的冲击。
(4)滤液槽由板件焊接而成,用来收集叠螺主体压滤下来的滤液,滤液槽四周通过螺钉与架体进行联接,并且在滤液槽的侧面设有法兰,以便与外部设备进行联接。
弘满环保常年生产叠螺式污泥脱水压滤机,在日常使用中,有客户反映脱水效果不怎么好,不是出泥效果稀,就是出水浑浊,水中杂质太多,处理污泥含固率低,这些现象不仅跟叠螺式污泥脱水压滤机的精密程度有关,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叠螺式污泥脱水压滤机的絮凝剂 分为一般为PAM和PAC两种。絮凝效果好,直接影响叠螺机污泥污水的处理效果。
那么如何鉴订叠螺污泥脱水机的絮凝效果是否恰到好处呢?下面可以清晰的做出解释:
效果项 仅投加PAC 投加PAC和PAM
絮体细小,但独立均一 投加量合适 PAM与PAC投加的配比不合适
絮体粗大,但间隙水浑浊 PAC投加过量 PAM投加量不足
絮体粗大,但间隙水清澈 投加量合适 投加比例合适
絮体有烧杯壁的现象 不可见 投加PAM过量
液面浮渣 不可见 PAC投加过量
沉淀物粗大,上清液清澈 投加量合适 投加比例合适
沉淀物粗大,上清液浑浊 有可能PAC投加不足 PAM投加不足或投加配比不合适
沉淀物细小,上清液清澈 投加量合适 投加比例合适
沉淀物细小,上清液浑浊 PAC投加不足 PAM投加不足
以上是德州弘满环保科技技术人员经过长期的经验总结, 希望各地客户认真阅读,以便熟练掌握
机型:HMDL-201叠螺污泥脱水机,叠螺污泥脱水机处理量:绝干泥9~20kg/h,叠螺污泥脱水机净重:420kg,主轴减速机功率:1.5kw减速机型号:创鸿SZG45F-400-240SKFJ(可调速),动片厚度:2.5mm动片数量:250套,主轴材质:304不锈钢经过合金处理后车床精加工。絮凝混合槽电机功率:0.37KW,
叠螺污泥脱水机能广泛用于市政污水、食品、饮料、屠宰养殖、印染、石油化工、造纸、皮革、制药等各行业的污泥脱水。的脱水原理,使得设备适用于高、低浓度污泥,从2000mg/L起,开创了低浓度污泥直接脱水的先河。的结构设计,使得设备使用于高低粘度的各类型污泥,特别是含油污泥,堪称含油污泥脱水的利器。由于直接采用机械挤压脱水、无需滚筒等大型机体,因而该机设计的相当轻巧;机体几乎全部采用不锈钢材质,叠螺机出售,更换部件只有螺旋轴和游动环,使用寿命长,经久。
叠螺机即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的简称,是一种广泛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工程以及石化、轻工、化纤、造纸、制药、皮革等工业行业的水处理系统。实际运行情况证明,叠螺式污泥脱水可为客户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脱水机本体主要是由过滤体和螺旋轴所构成,过滤体又浓缩部和脱水部两部分。所以,当污泥进入滤体后,利用固定环、游动环的相对移动,使滤液通过叠片间隙向外排出,迅速浓缩,污泥向脱水部推移,当污泥进入到脱水部时,在滤腔内的空间不断缩小,污泥内压不断增强,再加上出泥处调压器的背压作用,使其达到脱水的目的,同时污泥不断排出机外。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