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现代显微镜放大倍数。
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就是那种经典传统看细菌的望远镜,放大倍数只能达到1600~2000倍,不要说看原子,就是毒也无法看到。因为光学望远镜的分辨率只有200~300nm,一般病毒大小在几十到100nm之间;而原子尺寸在0.1nm,就更看不到了。
现代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在300万倍左右,是光学望远镜的约1500倍,分辨率约0.2nm,因此勉强
河北材料显微镜仪器
现代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
现代显微镜放大倍数。
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就是那种经典传统看细菌的望远镜,放大倍数只能达到1600~2000倍,不要说看原子,就是毒也无法看到。因为光学望远镜的分辨率只有200~300nm,一般病毒大小在几十到100nm之间;而原子尺寸在0.1nm,就更看不到了。
现代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在300万倍左右,是光学望远镜的约1500倍,分辨率约0.2nm,因此勉强可以看到原子大致的样子,但只是一个的较为模糊的图像,看得并不很清楚。原子放大了300万倍有多大呢?10^-10/3000000=0.0003m,就是0.3毫米,这个原子图像在人眼视界里还是看不见的,通过显示器放大,才能够看到原子的大致样子。

现代电子显微镜可以分辨物体上距离0
电子显微镜的革命性在于,它用电子数代替了光学照明。在受到50~100千伏电压的加速后,电子的波长为0.53~0.37纳米,大致等于光波长的l/1000。根据两者波长的关系,大家可以推测,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会比光学显微镜高得多。现代电子显微镜可以分辨物体上距离0.2纳米的两个点,是光学显微镜的1/1000。借助电子显微镜,人们能够观察金属的晶体结构、蛋白质分子、细胞和病毒的结构。电子显微镜的发明,推动了生物学的研究。

场一离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是什么意思
在上世纪30年代,还出现了一种借助电子来显示物体表面结构的显微镜,那就是场一发射显微镜。1937年,缪勒发明了场一发射显微镜,直接把发射体表面的图像投射到荧光屏上。因为是“直接投射”,这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大约等于荧光屏半径除以发射体半径,可以达到100万。场一发射显微镜和场一离子显微镜,是迄今得力的显微镜之一。场一发射显微镜的分辨率可以达到2纳米。场一离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更高,可以达到0.2纳米。0.2纳米的分辨率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荧光屏上能够显示出样品(针尖)表面上的单个原子。在场一离子显微镜中,样品要承受强大的电场力作用。因此,场一离子显微镜仅用于研究金属材料,无法进行生物分子的研究。

显微镜的发展是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一
从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到扫描隧道显微镜,显微术与近现代科学结伴同行,走过了400多年的历程。显微镜陪伴伽利略、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一路走来。显微镜发展的历史,是科学革命的历史,是技术的历史,是制造技术发展的历史。显微镜是人类科学、技术、工程活动的和谐产物。像科学史一样,显微镜发展史是一面镜子,给我们许多深刻的启发。
显微镜帮助我们看清物体微观尺度的面貌。有了显微镜,人类不仅可以研究微观结构,发现新的规律,而且在更小的尺度下,发现了另类的赏心悦目的美。显微镜既是真善美融合统一的产物,又是真善美融合统一的“证人”。
可以说,显微镜的发展是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一。显微镜在孩子学习科学中的作用,就像地图仪在孩子学地理中的作用。
有了显微镜,孩子就等于有了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他就开始学会观察身边的万物。而观察就是科学的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