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整改常用的基本方法
电线电缆的分类整理在电子设备中,线间耦合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也是造成干扰的重要原因,因为频率的因素,可大体分为高频耦合与低频耦合。因耦合方式不同,其整改方法也是不同的,下边分别讨论:
(1)低频耦合是指导线长度等于或小于1/16波长的情况,低频耦合又可分为电场和磁场耦合。
电场耦合的物理模型是电容耦合,因此整改的主要目的是减小分布耦合
电磁兼容整改费用
电磁兼容整改常用的基本方法
电线电缆的分类整理在电子设备中,线间耦合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也是造成干扰的重要原因,因为频率的因素,可大体分为高频耦合与低频耦合。因耦合方式不同,其整改方法也是不同的,下边分别讨论:
(1)低频耦合是指导线长度等于或小于1/16波长的情况,低频耦合又可分为电场和磁场耦合。
电场耦合的物理模型是电容耦合,因此整改的主要目的是减小分布耦合电容或减小耦合量,可采用如下的方法:
a、增大电路间距是减小分布电容的有效的方法。
b、追加高导电性屏蔽罩,并使屏蔽罩单点接地能有效的抑制低频电场干扰。
c、追加滤波器可减小两电路间的耦合量。
d、降低输入阻抗,例如CMOS电路的输入阻抗很高,对电场干扰极其敏感,可在允许范围内在输入端并接一个电容或阻值较低的电阻。
磁场耦合的物理模型是电感耦合,其耦合主要是通过线间的分布互感来耦合的,因此整改的主要方法是破坏或减小其耦合量,大体可采用如下的方法:
a 追加滤波器,在追加滤波器时要注意滤波器的输入输出阻抗及其频率响应。
b 减小敏感回路与源回路的环路面积,即尽量使信号线或载流线与其回线靠近或扭绞在一体。
c 增大两电路间距,以便减小线间互感来减低耦合量。
d 若有可能,尽量使敏感回路与源回路平面正交或接近正交来降低两电路的耦合量。
e 用高导磁材料来包扎敏感线,可有效的解决磁场干扰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要构成闭和磁路,努力减小磁路的磁阻将会更加有效。
(2)高频耦合是指长于1/4波长的走线由于电路中出现电压和电流的驻波,会使耦合量增强,可采用如下的方法加以解决:
a、尽量缩短接地线,与外壳接地尽量采用面接触的方式。
b、重新整理滤波器的输入输出线,防止输入输出线间耦合,确保滤波器的滤波效果不变差。
c、屏蔽电缆屏蔽层采用多点接地。
d、将连接器的悬空插针接到地电位,防止其天线效应。
常见电磁兼容干扰问题
设备外壳的静电放电问题
静电放电是一个经常发生而且让人感到头疼的问题。以塑料外壳的医1疗设备为例,为了降低塑壳设备的电磁发射和提高塑壳设备的抗射频干扰能力,设计人员会在塑料外壳上进行导电喷涂。为了使导电喷涂的效果明显,通常要求对塑壳结合部位的缝隙全部进行喷涂,以求达到结合而生几的传导连续性,但是这种做法又造成了新的静电放电接触点。也就是说,设计者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却又引进了一个新的、非常棘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人员可以有三种选择:重新设计线路及内部布局,尽量降低设备对导电喷涂的需要;重新对设备外壳进行喷涂,尽量避免产生放电,特别仔细地使用遮蔽物,使可能产生放电的缝隙得到保护。 上面提到的10个电磁兼容问题有些已经存在了几十年,有些是近期才出现而且今后更加常见的。所有这些问题对于医1疗设备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人员如果能在工作中避免出现这些问题,也就会避免更多不必要的麻烦。电磁兼容整改常用的基本方法屏蔽屏蔽是提高电子系统和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能有效的抑制通过空间传播的各种电磁干扰。
电磁兼容常用的屏蔽方法
屏蔽有金属和塑胶两种,主要用于阻挡和改变干扰路径。金属屏蔽多用于辐射的干扰源和辐射抗干扰,是针对干扰源器件和受干扰部件进行;而塑胶屏蔽多用于ESD抗干扰。对这两种屏蔽方式,修改工程师需要注意的是:
(1):密封是否良好接地。
(2):器材是否覆盖整个干扰源或受干扰区域。
以上内容由凌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