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广东幸福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快,受影响。
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6个月:学习咀嚼关键期。
2.5~6岁:秩序规范关键期。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3~6岁
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广东幸福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快,受影响。
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6个月:学习咀嚼关键期。
2.5~6岁:秩序规范关键期。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3~6岁:语言发展关键期。
2~8岁:想像力发展关键期。
6~10岁:文化敏感期。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8~4岁:黄金阅读期。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12~15岁:独立关键期。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方向性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
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老师与家长若心存芥蒂教育只会变成死结
每次发生家校矛盾时,我们都要反思:矛盾真的无法避免吗?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老师和家长本就担负着相同的责任与使命,目的一致,方向相同。
既然都是为了孩子好,那么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就不要只顾着逞一时之快,而忘了孩子。
真正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是老师和家长的责任所在。
只要家长和老师重新达到共识,问题就轻易解决了。
家长对待老师的态度,直接决定了老师对孩子的态度。
比起质疑自己的家长,老师更愿意亲近信任自己的家长,并且更加重视这些家长的孩子。
亲其师,信其道。老师与家长只有解开芥蒂,消除误会,才能一起支持孩子的教育。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