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配好的标准
①接触面积后一道:95%以上;其他各道:75%以上,而且接触点分布均匀,无较重的接触痕迹。
②间隙(松紧度)适当检查方法如下。
经验法:在轴瓦表面加入一薄层机油,并将瓦盖按规定力矩拧紧(拧紧顺序同上),用双手的腕力扳动曲轴臂,能使曲轴转动一圈左右为合适。公斤扳手法(比较可靠的方法):用扭力扳手在曲轴后端装飞轮的螺栓处转动,其转动力矩为
柴油发电机滤清器
刮配好的标准
①接触面积后一道:95%以上;其他各道:75%以上,而且接触点分布均匀,无较重的接触痕迹。
②间隙(松紧度)适当检查方法如下。
经验法:在轴瓦表面加入一薄层机油,并将瓦盖按规定力矩拧紧(拧紧顺序同上),用双手的腕力扳动曲轴臂,能使曲轴转动一圈左右为合适。公斤扳手法(比较可靠的方法):用扭力扳手在曲轴后端装飞轮的螺栓处转动,其转动力矩为:3道瓦:2~3kgfm;4道瓦:3~4kgfm;5道瓦:4~5kgfm;6道瓦:6~7kgfm;调整时,首先转动曲轴使要调整缸的活塞恰好处于压缩冲程上止点位置,此时,进、排气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然后用螺钉旋具和厚薄规调整该缸的进、排气门间隙,调整完毕后按同样方法依次调整其他缸。7道瓦:7~8kgfm即为合适。另外还有测量法和铅丝、铜皮法,这两种方法已在前面讲过,在这里就不再重述。
经过检查,若配合间隙过小,应进行适当修刮;若配合间隙过大,可将轴瓦两端的调整垫片减少,或在轴瓦背面垫适当厚度的铜皮(大修时不允许),必要时可更换轴瓦。切不可用锉刀锉削轴瓦盖或座孔的两端。
关于轴瓦与轴颈的径向间隙,每种机型都有明确的规定。配合间隙大小与轴瓦合金层的材料、轴颈直径、内燃机转速及轴瓦单位面积上承受的载荷有关,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轴瓦合金层的材料。一般而言:巴氏合金轴瓦<铜合金轴瓦<铝合金轴瓦<镍合金轴瓦。柴油机的增压系统随着生产的需要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柴油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柴油机输出功率要大,经济性要好,而且重量要轻,体积要小。
4)轴瓦松紧度不当的后果配合间隙过大的后果:机油流失;油压减小;油膜形成困难;轴瓦承受的冲击负荷加剧;产生敲击声。配合间隙过小的后果:油膜形成困;产生半干摩擦;轴承的工作温度上升;轴瓦磨损加剧;烧瓦或“抱轴”

电子调速器
电子调速器在结构和控制原理上与机械式调速器有很大不同,它是将转速和(或)负荷的变化以电子信号的形式传到控制单元,与设定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比较后再输出一个电子信号给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动作拉动供油齿条加油或减油,以达到调整发动机转速的目的。电子调速器以电信号控制代替了机械调速器中的旋转飞重等结构,没有使用机械机构,动作灵敏、响应速度快、动态与静态参数精度高;松开固定螺钉可变更两凸缘盘间的相对角位置,从而也就变更了整个喷油泵的供油提前角。电子调速器无调速器驱动机构,体积小,安装方便,便于实现自动控制。
常见的电子调速器有单脉冲电子调速器和双脉冲电子调速器两种。单脉冲电子调速器是以转速脉冲信号来调节供油量;柴油机驱动其他工作机械(如发电机、水泵等)时,如其输出转矩与工作机械克服工作阻力所需的转矩(阻力矩)相等,则工作处于稳定状态(转速基本稳定)。双脉冲电子调速器是将转速和负荷的两个单脉冲信号叠加起来调节供油量的。双脉冲电子调速器能在负荷一有变化而转速尚未变化之前就开始调整供油亘,其调整精度比单脉冲电子调速器高,更能保证供电频率的稳定。
双脉冲电子调速器的基本组成主要由执行机构、转速传感器、负荷传感器和速度控制单元等组成。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用于监测柴油机转速的变化,并按比例产生交流电压输出;负荷传感器用于检测柴油机负荷的变化,并按比例转换成直流电压输出;如果焊接折断的曲轴,需按曲轴折断的原痕找出中心缝,用电焊在断缝两侧先点焊几点,再在裂缝未电焊的两面开槽后焊接。速度控制单元是电子调速器的核心,接受来自转速传感器和负荷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信号,并按比例转换成直流电压后与转速设定电压进行比较,把比较后的差值作为控制信号送往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根据输人的控制信号以电子(液压、气动)方式拉动柴油机的油量控制机构加油或减油。
若柴油机负荷突然增加,负荷传感器的输出电压首先发生变化'此后转速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也发生相应变化(数值均下降)。上述两种降低的脉冲信号在速度控制单元内与设定的转速电压比较传感器的负值信号数值小于转速设定电压的正值信号数值、输出正值的电压信号,在执行机构中使输出轴向加油方向转动,增加柴油机的循环供油量。此外,由于柴油机喷油泵本身的性能特点,在怠速工作时不容易保持稳定,而在高速时又容易运转甚至“飞车”,所以在柴油机上必须安装调速器,以保持其怠速稳定和防止高速时出现“飞车”现象。
反之,若柴油机的负荷突然降低,也是负荷传感器的输出电压首先发生变化,此后转速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也发生相应变化(数值均升高)。上述两种升高的脉冲信号在速度控制单元内与设定的转速电压比较,此时,传感器的负值信号数值大于转速设定电压的正值信号数值,速度控制单元输出负值的电压信号,在执行机构中使输出轴向减油方向转动,降低柴油发动机的循环供油量。②将涡轮转子轴和叶轮出口处六角凸台夹在台虎钳上,识别或做好自锁螺母、涡轮转子轴及压气机叶轮相互位置的动平衡标记。
喷油提前角调节装置
喷油提前角是指柴油开始喷入汽缸的时刻相对于曲轴上止点的曲轴转角,而供油提前角则是喷油泵开始向汽缸供油时的曲轴转角。显然,供油提前角稍大于喷油提前角。由于供油提前角便于检查调整,所以在生产单位和使用部门采用较多。喷油提前角需要复杂而精密的仪器方能测量,因此只在科研中应用。也就是说,柴油发动机的喷油提前角(供油时间)是通过调整喷油泵的供油提前角来实现的。整体式喷油泵柴油发动机的总供油时间通常以喷油泵一缸供油提前角为准,调整整个喷油泵供油提前角的方法是改变喷油泵凸轮轴与柴油机曲轴间的相对角位置。为此,喷油泵凸轮轴一端的联轴器通常是做成可调整的。出了一种联轴器的结构。(2)凸轮轴和正时齿轮失效的原因分析凸轮轴的结构特点(长而细)和工作特点(周期性的承受不均匀的负荷),促使它在工作中发生轴颈和轴承的磨损,失圆和整个轴线的弯曲。
联轴器主要有两个凸缘盘组成:装在驱动齿轮轴上的凸缘盘和装在喷油泵凸轮轴一端的从动凸缘盘,两凸缘盘间用螺钉连接。驱动凸缘盘安装螺钉的孔是弧形的长孔。松开固定螺钉可变更两凸缘盘间的相对角位置,从而也就变更了整个喷油泵的供油提前角。
将喷油泵从柴油机上拆下后再重新装回时,可先将喷油泵固定在柴油机机体上的喷油泵托架上,再慢慢转动曲轴,使柴油机一缸的活塞位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前相当于规定的供油提前角的位置,然后使喷油泵凸轮轴上与喷油泵壳体上相应记号对准。从动盘还固定有筒状盘,其外圆面与驱动盘的内圆面相配合,以保证驱动盘与从动盘的同心度。再拧紧联轴器的固定螺钉。
多数柴油发动机是在标定转速和全负荷下通过试验确定在该工况下的喷油提前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