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品种的选择
既要保证克氏原螯虾吃好,又要兼顾养殖环境保护和节省成本。虾苗种以施肥培养浮游生物、种草和选用饼粕、麦类等原料饲料;成虾要选择配合饲料。饲料粒径要适宜,若偏小,则容易被小杂鱼抢食。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不小于2h,同时诱食性要好。在同一水域中有幼虾也有成虾,投喂饲料时可以只投喂成虾料,不投喂幼虾料,因为池中的残饵、有机碎屑、水草、底栖生物饵料、着生藻类和浮游生物已足以满足
虾蟹饲料配方
饲料品种的选择
既要保证克氏原螯虾吃好,又要兼顾养殖环境保护和节省成本。虾苗种以施肥培养浮游生物、种草和选用饼粕、麦类等原料饲料;成虾要选择配合饲料。饲料粒径要适宜,若偏小,则容易被小杂鱼抢食。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不小于2h,同时诱食性要好。在同一水域中有幼虾也有成虾,投喂饲料时可以只投喂成虾料,不投喂幼虾料,因为池中的残饵、有机碎屑、水草、底栖生物饵料、着生藻类和浮游生物已足以满足幼虾的摄食需要和营养需求。
小龙虾养殖要保持合理密度
既有利于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力,又能提高虾的产量、规格和经济效益。如果片面追求产量而提高养殖密度,则会增加养殖管理方面的难度,小龙虾也会为争夺生存空间而自相残杀。高密度养殖产生的大量残饵和排泄物也会败坏水质,使小龙虾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池塘环境对小龙虾掘洞的影响较大,在水质较肥、底层淤泥较多、有机质丰富的条件下,洞穴减少,也会导致小龙虾自相残杀。一般而论,池塘单养小龙虾的合理养殖密度是:春季(2——3月份)每亩水面投放规格为2——4厘米的幼虾3万——4万尾;夏季(7——8月份)一般不投放幼虾,而投放的小龙虾亲虾,每亩水面投放20——25千克,雌雄比例为3∶1;秋季(9——10月份)每亩水面投放刚离开母体的幼虾(体长10——12毫米)3万——5万尾。
养小龙虾的肥水的详细流程:
1,肥料选择:
(1),肥料的选择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根据具体情况来操作的。一般来说秋冬季我们选择大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肥力足持续时间长,因为秋冬季节清塘改底之后,稻虾田和塘口里面的有机质很少,这个时候需要肥水来培藻培菌,增加水体肥力,同时有利于秋冬季低温天气下水体保温。后低温培育硅藻水和大量的底栖性的浮游动物,为虾苗过冬提供了充足的天然适口饵料,这时候养殖户一般采用两种肥料肥水,稻虾田利用现成的稻茬和收割之后留下的稻草,来上水淹洞腐烂发酵肥水。塘口一般都是选择充分发酵好的鸡粪肥水,由于没有稻草和稻茬,因此鸡粪肥水是。
复合钾肥
(2),除此之外,还有使用化肥尤其是复合肥肥水的选择,这种情况下一般选择在冬季和春季气温比较低,氮源相对不足的前提下使用的。但是由于这种化学肥料肥效流失很快,持续时间不长,而且肥效很猛。所以,高温天气下氮源和有机磷丰富的情况下,以及青苔比较多的时候,严禁使用化肥。
(3),除此之外,还有使用生物菌来肥水的思路,主要是在有机质丰富的前提下,通过人工干预的手段强行让有益的生物菌在水体里面形成繁殖优势来挤压有害病菌的繁殖空间,而且由于生物菌不含有化学成分。所以理论上来说,可以无限使用,但是实际生活中,滥用生物菌比如芽孢以及光合菌的话,一来耗氧严重,其次会导致养殖水体里面的菌相失衡,并不是说有益菌越多越好,毕竟厌氧细菌在有机质的分解过程中也参与了工作。比如厌氧产生的有机磷在低温天气下同样是藻类和某些水草需要的营养源,而且氮元素无论有氧还是厌氧都需要各种细菌的参与才能够生成生物所需要的营养源,一句话菌相必须保持平衡决定了有益生物菌的使用度不能够过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