踵息
常人息以喉,真人息以踵。踵者深至气穴。气穴即呼吸处,又曰“四会田”。黄庭云:“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即此。但常人非不踵,为神不内存,纵其驰外,不觉以为喉耳。真人念常依息,神入气穴,惟常绵密,存而无间,故得专气致柔。抱一无离,虚极静笃,方观其复。踵者履践虚窍,呼吸在此规中。学者于目中神光,一意注在息之深处。为入气穴,心自虚静,气自充满,百日功深,定有效验。观
胎息功法培训中心
踵息
常人息以喉,真人息以踵。踵者深至气穴。气穴即呼吸处,又曰“四会田”。黄庭云:“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即此。但常人非不踵,为神不内存,纵其驰外,不觉以为喉耳。真人念常依息,神入气穴,惟常绵密,存而无间,故得专气致柔。抱一无离,虚极静笃,方观其复。踵者履践虚窍,呼吸在此规中。学者于目中神光,一意注在息之深处。为入气穴,心自虚静,气自充满,百日功深,定有效验。观心愈静,凝神愈圆;真息愈定,元气愈足,此皆由凝神气穴之效。在踵息之始,气里神凝,注于呼吸处,下至气穴,呼降吸升,谓之运转周天也。
胎息起动时,在呼气和吸气之间,有两个双闭气的过程,处在双闭气时,练功者次感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甚至难以忍受,心里往往害怕会憋死,总想用凡息代替胎息,凡息一起,胎息的自动节律尚未形成,所以,很容易被干扰而抑制住。所以凡息是初练胎息的克星,练功时切忌之。
修练胎息一个月左右,胎息的双闭气就会慢慢消失,胎息的呼吸方式可随意转变。如原来丹田贴命门是表现皮肤吸气动作,此时只要加主观意念,就可以使皮肤变为呼气;反之丹田向回跳动时,本来皮肤表现是呼气动作,也可以加意念之后使皮肤改变为吸气动作。此外也可以用意念不管丹田来回如何跳动,皮肤均呈单一的吸气或呼气动作。

在初级到中级胎息阶段,口液产生的功能,特别旺盛,淋淋如雨,咽不绝口,甘甜香味,美快无比。。数日后,气从泥九宫流入脑,过夹脊下行尾闾,次于丹田,上冲心中,过咽喉而入舌下。。数日后,气从泥九宫流入脑,过夹脊下行尾闾,次于丹田,上冲心中,过咽喉而入舌下。
练功,元气一现,浩大至刚,充满全身,只觉清净恬淡,身在气中,元神之光,悬于祖窍之上,照耀全身。这就练到中级胎息了。初练闭气法时,只能行一分钟左右,随着练功的深入,闭气时间会逐渐延长,直至全身毛孔开放出现胎息。闭气次数与服气次数相同。如遇此景不可睁眼睛,亦勿惊、勿喜、勿执着,可用手扶墙壁,会觉得一颗闪亮的内丹从头顶直降丹田。
《胎息经》是我国古代气功文献中的精品。胎息二字,胎是圣胎,乃真神所结:息是真息;乃内外呼吸气停(真息无息)所成。只此二字,已明明指出神之与气,互相对待,互为其根。神属阴,喻之为gong;气属阳,喻之为铅,此是本身之阴阳。神是性。气是命,性不离命,命不离性,二者是二是一,即是xing命shuang修。故虚靖真君日:“神是性兮气是命”。曹文逸仙姑曰:“我为诸公说端的,命蒂从来是真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