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工艺过程对介质所要求的特定温度。它可以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体间实现物料之间传递热量,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换热器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按换热器的结构分类可分为:浮头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U形管
换热器批发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工艺过程对介质所要求的特定温度。它可以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体间实现物料之间传递热量,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换热器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按换热器的结构分类可分为:浮头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U形管板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

换热器清洗工艺:1. 隔离设备系统,并将换热器里面的水排放干净。2. 采用高压水清洗管道内存留的淤泥、藻类等杂质后,封闭系统。3. 在隔离阀和交换器间装上球阀(不小于1英寸=2.54厘米),进水和回水口都应安装。4. 接上输送泵和连接导管,使清洗剂从换热器的底部泵入,从顶部流出。5. 开始向凝汽器里泵入所需要的福世泰克清洗剂(比例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6. 反复循环清洗到推荐的清洗时间。随着循环的进展和沉积物的溶解,反应时产生的气体也会增多,应随时通过放气阀将多余的空气排出。随着空气的排出,换热器内的空间会增大,可加入适当的水,不要一开始就注入
大量的水,可能会造成水的溢出。7. 循环中要定时检查清洗剂的有效性,可以使用PH 试纸测定。如果溶液保持在PH值2‐3时,那么清洗剂仍然有效。如果清洗剂的PH 值达到5‐6时,需要再添加适量福世泰克清洗剂。终溶液的PH值在2‐3时保持30分钟没有明显变化,证明达到了清洗效果。注意:福世泰克清洗剂可以回收后重复使用,排放会造成浪费。8. 达到清洗时间后,回收清洗溶液。并用清水反复冲洗交换器,直到冲洗干净至中性,用PH试纸测定PH值6~7。9. 完成清洗后既可开机运行。也可以打压试验,看是否有泄漏现象。如果有泄漏,可以采用美嘉华高分子复合材料进行修复保护,并且可以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10. 设备稳定后,记下当前的介质过流量、工作压力、换热效率等数据。11. 比较清洗前和清洗后数值的变化,就可以计算出该企业每个小时所节省的电费、煤费等生产费用及提高的工作效率,这正是企业采用福世泰克技术应用的价值补偿。12.同样的操作方法也可用于板式、框架式的热交换器清洗。13. 如企业需要设备进行钝化预膜处理,可按以下流程进行操作:将钝化预膜剂按推荐稀释比泵入设备中(同时在循环槽内悬挂试片);按推荐时间循环、浸泡;检测预膜效果(红点法或蓝点法);排放;水冲洗干净至中性(用PH试纸测定PH值6~7)。◆只适用于流体清洁且不易结垢,两流体温差不大或温差较大但壳程压力不高的工作场合。14. 钝化预膜结束后,采用风机等通风设备将系统吹干,可确保并提升钝化预膜效果。
设计温度的确定
换热器的设计温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热交换器的各程(压力室)设计温度应按各自苛刻的工作工况分别确定;各部分在工作状态下的金属温度不同时,可分别设定设计温度;壳程设计温度、管程设计温度分别为壳程壳体、管箱壳体的设计温度;
2.设计温度不得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极限高温;对于0℃以下的金属温度,设计温度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极限低温;在任何情况下,元件金属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
3.对于同时受两侧介质温度作用的元件应按其金属温度确定设计温度;
4.元件金属温度方法确定:(1)传热计算求得;(2)在已使用的同类换热器上测定;(3)根据介质温度并结合外部条件确定。
换热器导流筒
一、必要时,靠近管板的进出口接管距管板较远时,可设置导流筒。
二、导流筒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内导流筒外表面到壳程圆筒内壁的距离不宜小于接管内径的1/3。确定导流筒端部至管板的距离时,应使该处的流通面积 不小于导流筒的外侧流通面积。
(2)外导流的内衬筒外壁面间距为:接管内径d≤200mm时,间距不宜小于50mm;接管内径d>200mm时,间距不宜小于75mm。
(3)外导流热交换器的导流筒内凡不能通过接管放气或者排液者,应该至高或低点设置放气或排液口(或孔)。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