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配醋
在食醋中的调配醋主要是指传统的用水和醋酸调配醋,但事实上口味差、营养成分差的调配醋现今已经难觅踪迹,注意现在市场上的白醋并不是调配醋。
(另外注意醋精虽然也是用水和醋酸调配制成,但通常不属于食用醋,而属于有一定酸度和微量腐蚀性的人工合成醋,醋精主要用于稀释之后软化皮肤、杀菌如泡脚等,切勿把醋精当成白醋。)
纯粮米醋厂家
调配醋
在食醋中的调配醋主要是指传统的用水和醋酸调配醋,但事实上口味差、营养成分差的调配醋现今已经难觅踪迹,注意现在市场上的白醋并不是调配醋。
(另外注意醋精虽然也是用水和醋酸调配制成,但通常不属于食用醋,而属于有一定酸度和微量腐蚀性的人工合成醋,醋精主要用于稀释之后软化皮肤、杀菌如泡脚等,切勿把醋精当成白醋。)
米醋食用指南
米醋锅巴肉
材料:猪里脊肉500g、葱段和姜丝100g、油5汤匙、米醋1汤匙、白糖30g、酱油2茶匙、盐2茶匙、料酒2茶匙、生粉适量、水淀粉1汤匙
做法:
1、猪里脊肉切约厚0.4厘米左右的片,加1茶匙盐、料酒腌制片刻,裹上生粉。将糖和米醋放在同一碗中,加酱油、剩余的盐和少量水调匀。
2、锅中放油,烧至五成热时将裹好生粉的肉片一片片地放入煎炸,定型后开中大火烧至八成热,将肉片炸至金黄后捞出控油备用。
3、锅中留油,倒入糖醋汁、水淀粉中小火熬至黏稠,放入葱段、姜丝,倒入肉片,反炒约半分钟即可。
制醋技术
酿醋原料除糯米外,还有许多杂粮,如高粱、甘薯干、米糠、淀粉等。由于各种原料性质不同,所以配方和加工方法与糯米酿醋法也有不同之处,以下介绍民间传统的利用各种杂粮酿醋的技术。
一.原料配比:1.高粱100斤,大曲63斤,用水量在蒸前为75公斤,蒸后180公斤,谷糠100公斤,食l盐6公斤。由于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对人体有特殊作用,而麦麸又是小麦的副产物,因此麸醋也是一款健康环保产品,应当大力推广。2.甘薯干100公斤,鼓曲50公斤,酵母液40公斤,醋酸液50公斤,用水量为蒸前275公斤、蒸后125公斤,粗谷糠50公斤,细谷糠175公斤,食l盐13公斤。
二.粉碎蒸熟:代料酿造一般都必须通过粉碎这一道工序,然后蒸熟。使原料加大微生物接触面,以有利于发酵和原料糊化均匀,加速糖化。
三.拌曲制醋:把蒸熟的原料焖放15-20分钟后,即可摊开。醋的做法古代酿造食醋所采用的曲种主要是以根霉为主的白色曲饼和以米曲霉为主的黄色曲两类。晾至40度以下时,拌入曲及酵母、酵母液,翻拌2-3次使之均匀。当温度降至17℃-18℃时即可人工制醋。较低的温度可促使糖化和酒精发酵完全。酒精产量高。有抑制杂菌的作用,可提高醋的。
四.入坛发酵:把拌曲后的原料装入发酵缸或坛内进行发酵。但有人反映,为了预防感l冒,睡觉前将醋倒进加湿器后,结果半夜里一家人出现了呼吸困难、嗓子难受和恶心等情况,关了加湿器后,不适症状才渐渐缓解。前期是糖化与酒精发酵。要求温度28℃-30℃,经36小时发酵后,以品温升到39℃左右为好。同时要均匀地翻动。并掺入谷糠,增加蔬松程度,供氧增温,以利醋化。大约7天后品温开始下降。说明酒精氧化结束,醋化也基本完成。
五.成品调味:通过坛内醋化后,一般夏季20-30天,冬春季40-50天,醋酸即变酸成熟。国外食品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优势主要体现在设备高度自动化、生产化、食品资源高利用化、产品高度节能化和高新技术实用化。此时醋面有一层薄薄的醋酸菌膜,有刺鼻酸味。成熟的醋,上层醋液清亮澄黄,中下层醋液乳白色,略有浑浊,两者混合即为白色的醋,一般每100公斤杂粮可酿制白醋400公斤,醋度2.5-3克/100毫升。滤出的醋渣可腌渍酸菜或掺配饲料喂畜禽。在白醋中加入五香和糖色、芝麻等调味品,经沉淀过滤后即为香醋。
陈醋的用法
陈醋是我国发明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