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模型的分类
按产生原因分类
自发性动物模型( Spontaneous Animal Models )
是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置,在自然情况下所发生的疾病。包括突变系的遗传疾病和近交系的疾病模型。突变系的遗传疾病很多,可分为代谢性疾病、分子疾病和特种蛋白质合成异常性疾病。如无胸腺裸鼠、肌肉萎缩症小鼠、小鼠、大鼠、大鼠、无脾小鼠和兔等。它们
小鼠神经系统实验模型
动物模型的分类
按产生原因分类
自发性动物模型( Spontaneous Animal Models )
是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置,在自然情况下所发生的疾病。包括突变系的遗传疾病和近交系的疾病模型。突变系的遗传疾病很多,可分为代谢性疾病、分子疾病和特种蛋白质合成异常性疾病。如无胸腺裸鼠、肌肉萎缩症小鼠、小鼠、大鼠、大鼠、无脾小鼠和兔等。它们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动物模型。近交系的模型随实验动物种属、品系的不同,其的发生类型和发病率有很大差异。
动物选择
选择好适合研究需要的实验动物是获得正确实验结果和实验成功的重要环节。应按照不同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动物。如作的研究工作,就必须了解哪种动物是高癌种,哪种是低癌种,各种动物自发性的发生率是多少。如A系、C3H系、AKR系、津白Ⅱ等小鼠是高癌品系小鼠,C3H/He系经产雌鼠有80~的自发性 。AKR系8~9月龄小鼠有80~90%自发性血病。C57BL系、津白Ⅰ等小鼠是低癌品系小鼠。不同动物对同一因素的反应虽然往往是相似的,但也常常会遇到动物出现特殊反应的情况。如5岁以上的雌狗常自发性,如果给雌狗孕,就更容易诱发。雌还容易引起狗发生 ,这在其它实验动物是很少见的。怎样选择好实验动物可参看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一讲。

4种肺动脉高压(PH)动物模型肺血管重构模式的差异
方法:雄性SD大鼠(350-400g),分别通过腹主动脉-腔静脉分流(A-VF,n=10)、左肺切除(PE,n=10)、野百合碱注射(MCT,n=10)、左肺切除+MCT(PE+MCT,n=12)4种方法建立PH模型.检测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RV/(LV+S)重量比值、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WT%)、无肌性动脉肌化程度和新生内膜(neointima)形成、新生内膜增殖度和血管阻塞计分(VOS).
结果:在PE+MCT组(肺切除术后5周,MCT注射后4周)右肺腺泡内血管出现了新生内膜病变,其它组均没有新生内膜病变形成.PE+MCT组的动物出现了严重的右心室肥大,动脉中膜明显增厚,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无肌性血管肌化程度显著增加;A-VF、PE和MCT组仅形成轻-中度的右心室肥大、mPAP升高和小动脉肌化.结论:左肺切除联合应用MCT能成功诱导大鼠PH新生内膜模型,该模型能更好地模拟人类严重PH的病理改变,是研究梗阻性PH更为适用的动物模型.
心率shi常模型
房室传导阻滞和房室交接区传导常性心律shi常多选用狗、猫,在ma醉开胸暴露心脏的情况下,于距犬心尖部1.5~ 2cm处的左室心肌内注入热生理盐水(80~90C)或95%酒精、25%硫酸10~ 15ml (猫和兔注入4~ 7ml),引起心肌大片的局部坏死性。也可在狗的房室交接部( 即在左心房下部、心房、下腔静脉和前房室沟三者交汇点的前上方约0. 5cm处),用注射针头垂直刺入房间隔下部房室结区,缓缓注入95%或无水酒精2~ 5ml,造成核处组织坏死。还可采用豚鼠,自左心耳向左房内注射腺苷5 Hg, ,注后1秒钟左右,即出现典型的II度或II度以上的传导阻滞,较严重时,房室完全停搏,停搏时间与剂里呈平行关系,心率和心律仅在数秒或十几秒即可恢复。此模型重复性好,但传导阻滞持续时间短,不易用其进行观察,如果注射腺苷剂里大,则传导阻滞不易复原。除豚鼠外,腺苷对其他动物一般不引起传导阻滞。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