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考试要求
摄影笔试一般有三种出题形式,虽然每种出题形式各异,但说到底都是为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知识、文化课功底、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等。
形式一:
(一)文学艺术常识(30%)
1.考试目的: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是学习摄影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设立涵盖文学、文艺在内的综合知识考试,重点考查考生对中学教材所涉及的文艺
艺考摄影培训
摄影考试要求
摄影笔试一般有三种出题形式,虽然每种出题形式各异,但说到底都是为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知识、文化课功底、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等。
形式一:
(一)文学艺术常识(30%)
1.考试目的: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是学习摄影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设立涵盖文学、文艺在内的综合知识考试,重点考查考生对中学教材所涉及的文艺基础常识的掌握程度。
2.考试的题型:填空题(20分)、选择题(10分)
(二)摄影基础知识(40%)
1.考试目的: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于摄影基础常识的掌握情况。
2.考试的题型:填空题(20分)、判断题(12分)、名词解释(8分)
(三)摄影作品分析(30%)
1.考试目的: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图片意识和一定的理解力。该考试环节通过规定考生在限定条件下写一篇分析文章,考查考生的读解能力,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的潜在素质和必须具备的分析能力。
2.考试的题型:作品分析题。
注:浙江传媒学院摄影相关笔试通常会增加英文翻译,摄影作品分析通常为电影片段。
我们在电影拍摄中有两种对光的计量方式,它基于对光的理解而形成的两种概念:亮度和照度。
两者之间有所不同,照度取决于光源,而亮度则不仅取决于光源也取决于物体的反光率及其表面的材质。
在使用测光表量光时,使用照度测光法时测量的是光源强度的“有效值”,而使用亮度测光法时测量的则是被摄对象表面反应的亮度强弱。
两种计量手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照度计量的量光方法
照度:指被摄体表面的受光程度,以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俩标识。单位为勒克斯(Lux)或尺·烛光(fe)
测量方法:照度计量是用来计量投射到被摄体上的光线。测量时将测光表乳白罩测量头全部伸出,由被摄体方向指向摄影机方向。
替代量光:在不能接近被摄体等特殊环境中使用(主要在外景)。
(2)照度计量的优缺点
优点:采用照度计量结果来控制画面曝光,能够将不同反光率的物体表面在画面中得到客观的还原。
缺点:采用照度计量结果来控制画面曝光时,常常不能准确地测量反光率极端的景物。对于HD曲线来说,照度表测得的数值也不够直观。
照度计量比较适合测得一个人对人脸综合亮度的曝光值以及测量光比,如果要准确是被摄对象在画面中形成的层次与质感效果,应使用亮度计量。
(3)光比及其测量
光比是指透射光在被摄对象上形成的亮与暗之间的亮度值或照度值之比。光比的大小决定着画面的明暗反差,形成不同的影调、色调效果,表现出不同的造型效果和艺术气氛。
测量光比时,应将测光表白色测光球调到缩回状态,只接受受光面平面摄入的光线,在亮面和暗面分别测得主光辅光的照度之后,得出光比。

介绍一些控制光比的一般技巧,主要是在外景自然光条件下如何进行协调和补充。
(1)光比过大,超出了材料所能记录的范围时,要压缩光比。
方法1:拍摄时利用照明灯具或反光材料来提高暗部亮度值,压缩景物的亮度范围,从而在有效的宽容度范围内可容纳更多的景物。
方法2:利用暗色调物体做前景,用景物自身的明暗和颜色来协调画面的反差。
方法3:利用景别变化压缩景物亮度范围。景别小,包含内容少,亮度变化也会小。多拍中近景,少拍远全景。
(2)光比过小,要扩大光比,加大画面的反差。
方法1:尽量选择具有丰富影调或色调变化的景物作为拍摄对象。利用景物自身明暗、颜色来加大画面的反差。
方法2:人为地对被摄体进行合理的明暗、颜色搭配。
(3)在人工光条件下控制光比方法
方法1:改变辅助光的照明。辅助光主要用于亮度平衡,为阴影部位提供适当的照明。
方法2:对被摄体本身及画面空间中的亮部与暗部进行适当的明暗配置,已形成不同影调对比效果及画面结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