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开宝年间(973-974年)编纂的《开宝本草》曾记载它:“一名藤梨,一名木子,一名猕猴梨。该品种果形整齐美观,果肉金黄色,优,丰产稳产,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还说它“其形似鸡卵大,其皮褐色,经霜始甘美可食。”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古人是将它作为一种野果食用的。宋元丰五年(1082年),唐慎徵在《证类本草》上说:味甘酸,生山谷,藤生著树,叶圆有毛,其果形似鸭鹅卵大,其皮褐
猕猴桃树苗南方种植
宋开宝年间(973-974年)编纂的《开宝本草》曾记载它:“一名藤梨,一名木子,一名猕猴梨。该品种果形整齐美观,果肉金黄色,优,丰产稳产,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还说它“其形似鸡卵大,其皮褐色,经霜始甘美可食。”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古人是将它作为一种野果食用的。宋元丰五年(1082年),唐慎徵在《证类本草》上说:味甘酸,生山谷,藤生著树,叶圆有毛,其果形似鸭鹅卵大,其皮褐色,经霜始甘美可食。”宋政和6年(1116年),学家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记述:“猕猴桃,今永兴军(在今陕西)南山甚多,食之解实热,……十月烂熟,色淡绿,生则极酸,子繁细,其色如芥子,枝条柔弱,高二三丈,多附木而生,浅山傍道则有存者,深山则多为猴所食。”也许正是后面这个原因,才使它有猕猴桃之称。当然它在当时还有很多别名。
猕猴桃种群间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很一致,如猕猴桃在年平均温度4~20℃之间生长发育良好,而美味猕猴桃在13~18℃范围内分布广。在中部和东部地区4~6月雨水充足,枝梢生长量大,适合猕猴桃的生长要求。猕猴桃的生长发育阶段也受温度影响,有研究表明美味猕猴桃当气温上升到10℃左右时,幼芽开始萌动,15℃以上时才能开花,20℃以上时才能结果,当气温下降至12℃左右时则进入落叶休眠期,整个发育过程约需210~240天,这期间日温不能10~12℃。
生产上许多果园大量不明原因的夏秋季死树,实际上就是把树浇死泡死淹死了,猕猴桃的大树永远不会旱死的,只有涝死。如果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则必需考虑设立灌溉设施,以备干旱时灌溉所需。许多果农都有经验,在夏季如果连续降雨,或刚浇了地又遇降雨,一旦天气转晴,温度很快回升,有很多猕猴桃树立即出现萎焉(果农俗称下晌),如不及时处理,很快就会死树,这就是典型的喜水怕涝。
湖北省果树茶叶研究所是湖北省直属的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的科研所。主要开展果茶种质资源保存利用,果茶新品种选育及安全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特色时令果筛选,有机茶(果)栽培、加工工艺及区域生态规划等研究工作。
假植
选向阳地块,平整80厘米~100厘米宽、15厘米高垄畦,中间高两边低,底层铺5厘米~10厘米湿沙,将嫁接好的猕猴桃小苗挨个排列埋入湿沙子中,用水浇实,并注意补充水分。待嫁接口形成愈伤组织,品种芽刚开始萌动时及时定植。
嫁接苗定植
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30厘米~40厘米,定植后浇足水。
剪砧与解绑
翌年1月30日前(伤流期前),嫁接成活苗在嫁接芽上1厘米~2厘米处剪除砧木,以利猕猴桃品种生长。当嫁接品种芽生长到半木质化、嫁接部位愈合良好时,及时解除砧木上的绑扎物。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