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农家乐
由于积极利用当地环境资源开发乡村旅游业,不仅大山村农民初步摆脱了贫困,石台全县农民也在异彩纷呈的旅游开发中迅速提高收入水平,2003年,石台县农民人均收入仅为1211元,2014年大幅增加到6001元,10年之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将近4倍,超过了和世界银行颁布的贫困线标准。
我过去向人介绍安徽贫困状况时,总是说我们的皖西皖
农家乐农家乐
农家乐农家乐
由于积极利用当地环境资源开发乡村旅游业,不仅大山村农民初步摆脱了贫困,石台全县农民也在异彩纷呈的旅游开发中迅速提高收入水平,2003年,石台县农民人均收入仅为1211元,2014年大幅增加到6001元,10年之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将近4倍,超过了和世界银行颁布的贫困线标准。
我过去向人介绍安徽贫困状况时,总是说我们的皖西皖南山区是“美丽的贫困”,就是看起来风景优美,实际上农民非常贫困,原因就在于缺乏可以开发增收的农业资源,深山区扶贫一直是困惑我们多年的难点。现在看来,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了,随着城市休闲旅游和养生保健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的水质、土壤、植被、空气等生态环境日益成为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资源,昔日的致贫因素,成为今日的增收源泉。近年来,不仅皖南的石台县、青阳县,皖西的岳西县、金寨县等贫困山区的旅游开发也搞得风生水起,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扶贫成效,真是“山穷水尽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农家乐农家乐
走进安徽省石台县,住进一个安静的农家,上午从菜地采摘一些新鲜时蔬,亲自下厨,下午走出户外,登高攀远,爬山涉水,或者干脆搬把椅子静坐院中,晒晒秋阳发发呆,抑或坐在“慢庄”茶室里喝茶聊天。这样的时光岂不美哉?
石台县是安徽省的县城之一,但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是平均水平的4倍;大气负氧离子平均每立方厘米4.5万个,达到世卫组织清新空气标准的35倍;水资源年蕴藏量18亿立方米,人均达到平均水平的7倍;生态可变现价值逾20亿元。
来自上海的生意人沈先生坐在仙寓镇大山村一户农家小院,晒着午后的秋阳,闭目养神。60元包吃包住,他已在村民家寄住了20多天。这是他连续三年来此地了。“很喜欢这里的慢生活,没有尘世喧嚣。我有时间一般都会过来住段日子。”当下许多人选择和沈先生相同,像候鸟一样,定期飞来石台,和村民吃住行在一起,真正生活在农村,休养生息。
“近年来,石台顺势而为,立足皖南国际文化旅游区核心区优势,作出县域景区化、产业旅游化战略决策,吸引了像红太阳集团航母级旅游项目落户,旅游开发的序幕徐徐拉开。”石台县相关负责人介绍,石台同时利用原生态风光、物产,突出“绿色、生态、负氧、富硒”特色,推进农旅、茶旅融合,发展起以“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为主的“养生经济”。
如今,秋浦休闲农庄、剡溪茶叶博览园、青峰雨蔬菜生态园、仙寓山富硒果园和300家农家乐、80家家庭农场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吸引着游客前来度假休闲体验,满足着游客不同的康体养生需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