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方法
白及可用种子和块茎进行繁殖,但是播种较难,成活率较低,而块茎繁殖较易,所以生产时大多使用块茎繁殖。块茎繁殖一般在9-11月时,将白芨挖出,选择大小中等、无病虫害的块茎,要求每块要带有一至两个芽眼,使用草木灰搅拌后即可栽种。在畦面上按行距20-25cm开沟,沟深5-6cm即可,栽种时将块茎按10cm的株距放入沟内,要求芽眼向上,填土压实,浇水盖草即可。一亩地能获经
白芨大棚种植
繁殖方法
白及可用种子和块茎进行繁殖,但是播种较难,成活率较低,而块茎繁殖较易,所以生产时大多使用块茎繁殖。块茎繁殖一般在9-11月时,将白芨挖出,选择大小中等、无病虫害的块茎,要求每块要带有一至两个芽眼,使用草木灰搅拌后即可栽种。在畦面上按行距20-25cm开沟,沟深5-6cm即可,栽种时将块茎按10cm的株距放入沟内,要求芽眼向上,填土压实,浇水盖草即可。一亩地能获经济效益100000元左右,除去开支成本:人工及生产资料一亩计5000元足够。
本公司一直致力于金线莲和白芨的研制与开发,并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对金线莲和白芨进行驯化和培植实验,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在原生态的金线莲和白芨项目上终培育出1的品种并形成初步的产业化规模,大力推广农业项目的发展及农业科技。
白芨是新乡村农户祖祖辈辈都种的一种中1药材,白芨在新乡村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却并没有受到新乡村百姓的重视,虽然白芨的价格自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经翻了上百倍,甚至卖出过五六百元每公斤的天价。既然白芨价格昂贵,新乡村又有得天独厚的种植优势,为何新乡村的百姓不趁机种植白芨发家致富而水分管理,白芨是喜阴植物,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在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尤其在7-9月时,要早晚各浇水一次,但同时它也怕涝,所以在雨季要注意排水,以免烂根。
原因很简单:种植白芨不赚钱。
新乡村的水土资源、自然环境都非常适合白芨繁育,但是新乡村农户种出的白芨产量并不高,对于农户而言,即使白芨的价格喜人,却没有利润。这样一来,新乡村的百姓守着一片发家致富的宝地,却只能种种土豆、玉米。直到津润达白芨项目进入新乡村,带领农户种植津润达白芨才打破了白芨产量低的怪圈,人们才发现,原来新乡村种植的白芨也能得高产。整地时翻土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也可施有机肥100公斤,施完肥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搅拌均匀。
本公司一直致力于金线莲和白芨的研制与开发,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在原生态的金线莲和白芨项目上终培育出1的品种并形成初步的产业化规模,大力推广农业项目的发展及农业科技。
采收加工
白芨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应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以上就是白芨种植技术的介绍,种植白芨的朋友,可以参考以上种植的技术,结合实际的种植条件,合理的进行种植。
白芨的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白芨植株矮小,压不住杂草,故要注意中耕除草,一般每年4次。***次在3-4月出苗后;第二次在6月生长旺盛时,因此时杂草生长快,白芨幼苗又矮小,要及时出尽杂草,避免草荒;第三次在8-9月;这样一来,新乡村的百姓守着一片发家致富的宝地,却只能种种土豆、玉米。第四次结合收获间作的作物浅锄厢面,铲除杂草。每次中耕都要浅锄,以免伤芽伤根。
2、水分管理
白芨喜阴湿环境,栽培地要经常保持湿润,遇天气干旱及时浇水。7-9月干旱时,早晚各浇一次水。白芨又怕涝,雨季或每次大雨后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烂根。
3、追肥
白芨喜肥,应结合中耕除草,每年追肥3-4次。***次在3-4月齐苗后,每亩施硫酸铵4-5公斤,兑腐熟清淡粪水施用;第二次在5-6月生长旺盛期,每亩施过磷酸钙30-40公斤,拌充分沤熟后的堆肥,撒施在厢面上,中耕混入土中;采收加工白芨种植2--3年后,9--10月份地上茎枯萎时,把挖块茎去掉泥土,进行加工。第三次在8-9月,每亩施入腐熟人畜粪水拌土杂肥2000-2500公斤。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