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基加固:换填法施工工艺
当建筑物的地基土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强度和变形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填来处理。具体实践中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1)挖:就是挖去表面的软土层,将基础埋置在承载力较大的基岩或坚硬的土层上,此种方法主要用于软土层不厚、上部结构荷载不大的情况。
(2)填:当软土层很厚,而又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时,则可在原有的软土层上直接回填一定厚度的好土或砂石、矿石等
地基基础加固价格
福建地基加固:换填法施工工艺
当建筑物的地基土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强度和变形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填来处理。具体实践中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1)挖:就是挖去表面的软土层,将基础埋置在承载力较大的基岩或坚硬的土层上,此种方法主要用于软土层不厚、上部结构荷载不大的情况。
(2)填:当软土层很厚,而又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时,则可在原有的软土层上直接回填一定厚度的好土或砂石、矿石等。
(3)换:就是将挖与填相结合,即换土垫层法,施工时先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土挖去,而用人工填筑的垫层作为持力层,按其回填的材料不同可分为砂垫层、碎石垫层、素土垫层、灰土垫层等。
换填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膨胀土、冻涨土、素填土、杂填土及暗沟、暗塘、古井等的地基处理。
换土垫层的处理深度应根据建筑物的要求,由基坑开挖的可能性等因素综合决定,一般多用于上部荷载不大,基础埋深较浅的多层民用建筑的地基处理工程中,开挖深度不超过3m。
地基基础加固施工主要方法地基基础加固价格
地基基础加固价格地基基础承载力是房屋增层加固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地基承载力的大小决定增加层数和上部结构方案的选择,所以在进屋加固改造前首先应该明确既有房屋现在的地基承载力,当既有房屋的承载能力不足需求时需要对委托房屋加固公司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其承载力,满足加层的需要。
地基基础加固
在对既有房屋地基基础加固施工方面,应根据既有房屋地基基础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施工方法进行加固处理,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房屋地基加固的主要方法:
1、当既有地基土质良好时,房屋加固公司通过加大基础底面积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2、当地基土质较软弱、承载力不足时,房屋加固公司采用桩基础承受增层荷载,即在桩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在其上施工新加大的基础承台,按规定将桩与基础连接,并应根据具体情况验算基础沉降。
3、当既有房屋的地基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时,房屋加固公司采用锚杆静压桩加固已达到增层荷载要求,若是原基础的宽度或厚度不能满足压桩要求时,压桩前应先加宽或加厚原基础,再进行压桩施工。另外树根桩、旋喷桩等加固方法也可以采用。
4、当若原基础刚度和整体性较好或有钢筋混凝土地梁时,房屋加固公司采用抬梁或挑梁承受新增层结构荷载,不需对原基础进行加固施工。梁的截面尺寸及配筋应通过计算确定。梁可置于原基础或地梁下,当采用预制的抬梁时,梁、桩和基础应紧密连接,并应验算抬梁或挑梁与基础或地梁间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地基对上层建筑是否牢固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地基基础加固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技术工作。在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施工时,一定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仔细分析具体存在的问题,合理地确定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的方案,以达到解决的目的,以保障安全使用。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地基基础的加固方法地基基础加固价格
地基基础加固价格(1)基础补强注浆加固法
基础补强注浆加固法适用于基础因受不均匀沉降、冻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基础裂损时的加固
注浆施工时,先在原基础裂损处钻孔,注浆管直径可为25mm,钻孔与水平面的倾角不应小于30°,也不宜超过60°,钻孔孔径应比注浆管的直径大2-3mm,孔距可为0.5-1.0mm.浆液材料可采用水泥浆或环氧树脂等制成,注浆压力可取0.1-0.3MPa.如果浆液不下沉,则可逐渐加大压力至0.3MPa。浆液在10-15min内再不下沉则可停止注浆。注浆的有效直径为0.6-1.2m。对单独基础每边钻孔不应少于2个,对条形基础应沿基础纵向分段施工每段长度可取1.5-2.0m.
(2)加大基础底面积法
加大基础底面积法适用于当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底面积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加固,因施工简单、所需设备少而得到较多的应用。这种加固方法可以采用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套直接加宽基础,也可以外增独立基础加大。
A基础直接加宽
当原条形基础承受中心荷载时,可采用双面加宽(图2a),对单独柱基础加固可沿基础底面四边扩大加固(图2b)当原基础承受偏心荷载时或受相邻建筑基础条件限制或为沉降缝处的基础或为不影响室内正常使用时,可用单面加宽基础
当不宜采用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础底面积时,可将原独立基础改成条形基础,将原条形基础改成十字交叉条形基础或筏形基础,将原筏形基础改成箱形基础。(图3、图4)的示例可供读者在实际工程中参考使用。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