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息乃入手工夫耳。人伪物诱已久,心离境而竟未能,即强制亦复散乱。用心念专注于息之法,拴住心念不乱去。由息粗数起,至息细而止。从一息数至百千万息不乱,则息自细。于中忽起别念即重数,得至百千万息不起一念,才得此心离境。渐渐纯熟,再行调息工夫。数息虽拙法,无病;非如高峰强行闭息,致人生病。数息原不及金母观心,老子观窍,吕祖行玉清凝神入气穴,诸秘旨之捷径也。然数息实宜初学。
胎息功法培训学校
数息乃入手工夫耳。人伪物诱已久,心离境而竟未能,即强制亦复散乱。用心念专注于息之法,拴住心念不乱去。由息粗数起,至息细而止。从一息数至百千万息不乱,则息自细。于中忽起别念即重数,得至百千万息不起一念,才得此心离境。渐渐纯熟,再行调息工夫。数息虽拙法,无病;非如高峰强行闭息,致人生病。数息原不及金母观心,老子观窍,吕祖行玉清凝神入气穴,诸秘旨之捷径也。然数息实宜初学。
心相交练法:每次静坐,把神光照视气穴,耳听于气穴,意守于气穴,调鼻息达到气穴,使外来精气与神光相交,绵绵密密,存于丹田,心无一毫杂念起动,入于混沌状态,忽然一动,元气显于丹田。这就是《入药镜》所说:“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以醉。”经过后天鼻息引出先天元气来。元气出现,就是胎息的露象,在丹田中絪缊活泼,宛转悠扬,觉丹田火暖,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如如醉。元气大动时,用意向后一引,元气上升于脑,停止片晌,口中化生津液,元气随口水降入下丹田。从此感觉鼻息似有似无,只觉元气后升前降,上下往来,循环于虚无身中。这就是心相交的景象,也就是所谓“要得谷神长不死,须从玄牝立根基”。谷神是空谷之神,就是双目中心有神光的元神;玄牝是心中间的门户。元气在虚无的心门户中,一上一下,一往一来地盘旋,才能使元神在此成立真胎息的根基。
服气法:当丹田微微发热时,闭目存神,闭口,用鼻缓缓吸气。意想真气出鼻吸入,充盈满口,然后将此真气咕咚—声吞下,意念直送丹田,用口呼出体内浊气。具体练法:每日子后午前取仰卧式,瞑目静心,摒绝杂念。先鼻缓缓吸气,吸气极满后闭目不息,随即默数数字,自一至百以上。在室外练功时,要选择空气清新处;在室内练功,须空气流通;练功时不可过饥或过饱,功前须净身洗漱。

在初级到中级胎息阶段,口液产生的功能,特别旺盛,淋淋如雨,咽不绝口,甘甜香味,美快无比。。数日后,气从泥九宫流入脑,过夹脊下行尾闾,次于丹田,上冲心中,过咽喉而入舌下。。数日后,气从泥九宫流入脑,过夹脊下行尾闾,次于丹田,上冲心中,过咽喉而入舌下。
练功,元气一现,浩大至刚,充满全身,只觉清净恬淡,身在气中,元神之光,悬于祖窍之上,照耀全身。这就练到中级胎息了。初练闭气法时,只能行一分钟左右,随着练功的深入,闭气时间会逐渐延长,直至全身毛孔开放出现胎息。闭气次数与服气次数相同。如遇此景不可睁眼睛,亦勿惊、勿喜、勿执着,可用手扶墙壁,会觉得一颗闪亮的内丹从头顶直降丹田。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