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规范要求:
1、风管安装前,应清除内、外杂物,并做好清洁和保护工作。风管的安装位置、标高、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其螺母宜在同一侧;
2、风管法兰的垫片材质应符合系统功能的要求,厚度不应小于3mm;垫片不应凸入管内,亦不宜突出法兰外,法兰角处应错缝交接,不应垂直叠接;
3、 薄钢板法兰形式风管的连接,弹性插条、弹簧夹或紧固螺栓的间隙不应大于150
保养
施工规范要求:
1、风管安装前,应清除内、外杂物,并做好清洁和保护工作。风管的安装位置、标高、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其螺母宜在同一侧;
2、风管法兰的垫片材质应符合系统功能的要求,厚度不应小于3mm;垫片不应凸入管内,亦不宜突出法兰外,法兰角处应错缝交接,不应垂直叠接;
3、 薄钢板法兰形式风管的连接,弹性插条、弹簧夹或紧固螺栓的间隙不应大于150mm,且分布均匀,无松动现象。地下室如采用弹簧夹的切断面应防止锈蚀;
4、支吊架安装: 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边长尺寸小于等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4m;大于400mm,不应大于3m,螺旋风管的支、吊架间距可分别延长至5m和3.75m;对于薄钢板法兰的风管,其支、吊架间距不应大于3m;风管垂直安装,间距不应大于4m,单根直管至少应有2个固;风管支、吊架宜按图集与规范选用强度和刚度相适应的形式和规格。对于直径或边长大于2500mm的超宽、超重等特殊风管的支、吊架应按设计规定。5焊条(焊丝)必须有质量证明书,焊条焊丝的存放和使用符合有关规定,随用随取,原则上当天开罐焊条当天使用,对隔天焊条进行必要的烘培后放置在保温筒内。离风口距离不宜小于200mm。风阀应设置独立支吊架;风管末端或在间距不大于20m处应设置固定支架,且应在支架安装过程中排布安装到位;所有支架应打孔或冲孔,倒角,禁止气割,吊筋及支架应防腐;吊筋支架横担下应用双螺母,长度控制在10~20mm;
5、 在风管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设防护套管,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用不燃柔性材料封堵,一般采用防火棉和防火泥封堵;
6、 风管部件及操作机构的安装,应能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并便于操作; 各类风阀应安装在便于操作及检修的部位,安装后的手动或电动操作装置应灵活、可靠。
7、 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按系统类别进行严密性检验,漏光和漏风量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8、成品保护。

4.3.1 镶接过程中的焊缝验收同《焊接和检验施工》。4.3.2 参与镶接施工人员对燃气管线施工具有一定的施工经验,特殊工种(吊车、电工、焊工等)均应具有上岗证书。抗侧力支撑混凝土筒结构电梯、楼梯位置形成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作为剪力墙抗侧力支撑,提高了结构稳定性,对于优化抗侧刚度,改善抗震性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4.3.3 镶接用各类机械设备在使用前做好保养工作,确保在镶接时正常运行。4.3.4 施工前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及技术要求,施工时严格按图施工。4.3.5 接用管材具备制造厂的质保书,并附有相关质量检验资料,其检验指标应符合现行或部颁技术标准。4.3.6 镶接施工中有关人员对镶接质量进行重点检查和复核,并做好管道镶接点质量监察记录表。4.3.7 对镶接工作区进行围护,无关人员、车辆均不得进入工作区。
5.1.1.2 保证层间温度措施
规范要求:纤维素焊条层间温度≥80℃;其它焊道层间温度≥60℃;为确保层间温度,每层焊道焊接必须紧凑,道工序完成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在每层焊道焊接前,需测量均匀圆周上的8个点。本工程采取严格管理精心施工,本着敷一条管线,投十分保证,创工程,保百年大计的承诺。层间温度规范要求时,采用火焰加热器进行重新预热,并保证纤维素焊条层间温度≥80℃、其它焊道层间温度≥60℃。加大预热及层间温度的采集,每道焊口预热、每层焊道在施焊前的层间温度必须进行测量并记录。
5.1.1.3 焊后保温
当环境温度5℃时,应采取焊后在焊道上加盖保温被的措施以防止焊道急骤降温,保温被为3.2m×1m×50mm的石棉被。二、风机与风管的连接制作安装要求风机与风管的连接包括风机入口和出口的连接。具体做法是:用喷灯烘烤石棉被至80℃以上,然后立即将完成的焊口趁热裹上并盖上毛毡,用橡皮带捆紧。保温时间30~40min。
5.1.1.4 合理安排施焊时间当环境温度-5℃时,停止焊接。将焊接时间安排在每天气温高于-5℃的时间内进行,并采取本措施:1、2、3条要求的措施进行。3人员培训针对本项目的管道设计材质,编制焊接工艺规程,作出合格的符合规范要求的焊接工艺评定,对焊工进行相关培训,取得相应项目的焊接资质。5.1.2 防腐施工技术措施5.1.2.1 首先,应严格遵照《防腐补口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在此基础上,采取下述冬防措施。5.1.2.2 由于进入冬季之后,早晚气温较低,难以保证防腐质量,应避免早晚施工,尽量安排气温上升后施工。5.1.2.3 提高预热温度为了抵消低温环境下的热量散失效应,在对焊口预热时,应达到预热温度要求的上限,温度控制采用红外测温仪测量,沿圆周均测8点。5.1.2.4 缩短包覆前的准备时间为了减少热量散失所造成的温度降低,应尽量减少预热后到包覆收缩带的准备时间。提前做好底漆的调配、收缩带的准备工作,焊口预热完后,立即进行涂刷底漆、烘烤PE层并拉毛等包覆准备工作,以达到缩短包覆前准备时间的目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