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重于治的原则可有效减少鹅苗养殖场损失
在一个鹅苗孵化场甚至一个地区,要想预防和控制鹅苗病,必须牢固“防重于治”的原则,认真采取一系列综合性防治措施,并坚持贯彻下去,才能把疫病控制在萌芽状态,以降低或杜绝疾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
一、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鹅苗体抗病力。
二、根据鹅苗群的日龄,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和执行定期预防接种、防
云梦鹅苗孵化场电话
防重于治的原则可有效减少鹅苗养殖场损失
在一个鹅苗孵化场甚至一个地区,要想预防和控制鹅苗病,必须牢固“防重于治”的原则,认真采取一系列综合性防治措施,并坚持贯彻下去,才能把疫病控制在萌芽状态,以降低或杜绝疾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
一、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鹅苗体抗病力。
二、根据鹅苗群的日龄,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和执行定期预防接种、防治和驱虫的程序与计划。
三、引种要了解供种场家的鹅苗群健康状况和历年的鹅苗病流行情况,如果从正面得不到真实情况,可以从侧面了解其他用户的反映。
四、经常了解周边场家或地区疫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防疫措施,警惕疫病的传入。
五、采用“全进全出”制的饲养方式,切忌不同日龄的鹅苗混养。
六、自备装饲料的用具或一次性使用饲料包装袋,应普惕使用饲料厂提供的二次包装袋饲料,因这些袋子在各种鹅苗场中串用,是传播疾病的途径之一。
七、定期灭鼠、杀虫、杀蝇,妥善处理粪便及病死鹅苗的。
八、不同鹅苗舍的生产人员,严禁互相串舍。除特殊情况许可,严禁外来人员参观鹅苗舍。
农村小型鹅苗养殖的育雏方式
1.自温育雏设备
自温育雏是利用箩筐或竹围栏作挡风保温器材,依靠雏鹅自身发出的热量达到保温的目的。此法设备简单且经济,但管理费工,故只适用于小规模育雏。
(1)自温育雏箩筐自温育雏箩筐分两层套筐和单层竹筐两种。
两层套筐由竹片编织而成的筐盖、小筐和大筐拼合而成。筐盖直径60厘米,高20厘米,作保温和喂料用。大筐直径50~55厘米,高40~43厘米,小筐的直径比大筐略小,高18~20厘米,套在大筐之内作为上层。大小筐底铺垫草,筐壁四周用草纸或棉布保温。每层可盛初生雏鹅10只左右,以后随日龄增大而酌情减少。这种箩筐还可供出雏和蛋用。另一种是单尾竹筐,筐底和周围用垫草保温,上覆筐盖或其他保温物。筐内育雏,喂料前后提取雏鹅出入和清洁工作等十分烦琐。
(2)自温育雏栏自温育雏栏是在育雏舍内用50厘米高的竹编成的蔑围,围成可以挡风的若干小栏,每个小栏可容纳100只雏鹅以上,以后随日龄增长而扩大围栏面积。栏内铺上垫草,蔑上架以竹条盖上覆盖物保温,此法比在筐内育雏管理方便。
养鹅设备较为简单,未形成系列化、规格化的产品系列。一般都沿用形式多样的简易手工制品或借用一些现代养鸡的设备。
雏鹅的胃肠容积小,消化能力差,所以要求所供应的饲料好、易消化。饲养过程中要合理分群,料槽或料盘的大小、高低要适宜,摆放位置要适当,保证每只雏鹅都能吃得好、吃得适中(七八成饱)。刚出壳的雏鹅机体含水分75%左右,若24小时内不给雏鹅饮水,雏鹅就会因严重失水而迅速出现精神沉郁、两翅下垂、嗜睡、眼球下陷、局部皮肤皱缩等症状。因此,对幼雏来说,及早供给清洁适温的饮水比喂料更重要,而且一旦开始饮水,就不能无故中断。
雏鹅对育雏室内的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十分敏感。当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0.51毫克/公斤、氨气的含量超过21毫克/公斤、的含量超过0.46毫克/公斤时,雏鹅就会出现精神沉郁、呼吸加快、口腔黏液增多、食欲减退、羽毛松乱无光泽等症状。若有害气体继续蓄积,雏鹅则会出现眼混浊、眼睑水肿、流泪、流鼻涕,进而食欲废绝,并出现动作失调等神经症状,后仰头、抽风、瘫痪而死。造成雏鹅二氧化碳的主要原因有室温较高、育雏舍通风不良、雏鹅饲养密度过大等。引起雏鹅氨气和的主要原因有育雏舍潮湿、通风不良、污秽的垫料和粪便等有机物没有被及时清除等。
鹅苗养殖需兼顾多方面!
对于鹅苗的选择品种要选好,鹅的品种是比较重要的问题,俗话说,好种出好苗。养鹅也是这样,要根据市场受欢迎的种类和饲养难易程度的不同,依据当地的气候选择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另外,选鹅不是目的,养鹅才是技术。
1:饲料是基础
养殖者应使用信誉度较高、饲料质量较为稳定的饲料厂家生产的饲料,并且科学地使用饲料。喂鹅的饲料应和牧草、麦麸等应合理配比,粒度适当,营养,为鹅群提供稳定充足的养分,故在饲养中切记不要因为心疼一点饲料,而投喂腐烂、霉变的饲料,不要因小失大。
2:环境是条件
鹅特殊的生理特征和生物特征,譬如警觉性、食草性、喜水性、合群性等特征,这些都需要养殖户在圈舍朝向、地势坡度、活动范围、嬉戏水域、饲养密度、人员配置等方面尽全力创造与鹅群相适应的条件。同时注意给鹅群进行合理的分群,一般来说一周龄后每平米养小鹅20只,2周龄后减少至15只,依次递减,使鹅群的密度合理,防止出现积压、堆叠,影响鹅的正常生长,要对鹅圈进行定期消毒。提前为鹅群制定措施,平时工作中应认真观察,及时用药,处理好病死鹅,清理粪便,减少疾病的产生和传播。同时鹅舍应注意通风。为鹅群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提供条件,为养殖户创造收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