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技术的常见误区:
滴灌管就是喷水带
两者看起来是一样的:管子铺在地里,然后通过管壁上的孔向田间浇水。但他们所涉及的技术难度是完全不同的。
滴灌管:不是简单的在PE管上戳上小孔,而是在管壁内侧嵌有一个叫滴头的装置,这个小小的设备可以消减水压,形成流量均匀的水滴,过滤水中的小颗粒杂质,并让每个滴头滴出的水都稳定均匀。可以完全根据作
雾化微喷头用途
滴灌技术的常见误区:
滴灌管就是喷水带
两者看起来是一样的:管子铺在地里,然后通过管壁上的孔向田间浇水。但他们所涉及的技术难度是完全不同的。
滴灌管:不是简单的在PE管上戳上小孔,而是在管壁内侧嵌有一个叫滴头的装置,这个小小的设备可以消减水压,形成流量均匀的水滴,过滤水中的小颗粒杂质,并让每个滴头滴出的水都稳定均匀。可以完全根据作物需要向其根部输出特定流量的水和肥,也就是实现所谓的“精准灌溉”。
喷水带:又称“喷灌带”、“微喷带”、“喷水管”、“多孔软管”等,通过微喷带上密集的出水孔,不对水压进行调控,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形成细雨般的喷洒效果。实现浇灌的方式相对粗犷,需要的水量较大,不能实现和滴灌带一样的精准度。两种灌溉方式都属于微灌,但采用的不是同样的技术。
滴灌油菜的灌溉方案
(1)苗期滴灌:一般在苗后期进行di一次灌溉,滴水量不要过大,每667m2滴水15~20m3。
(2)蕾薹期滴灌:蕾薹期是春油菜水分临界期,尤其在开花期水分需求迫切。抽薹后开花前滴第二次水,要滴透、滴好,不留旱点,每667m2滴水30~40m3。
(3)开花期滴灌:开花期油菜边开花边结角果,是决定角果数和角果粒数的重要时期,既不能缺水,又不能过多。开花盛期滴第三次水,每667m2滴水20~30m3。
(4)角果发育成熟期滴灌:乳熟期进行第四次灌溉,水量不宜过大,避免贪青晚熟,一般每667m2滴水15~20m3,可促使油菜籽粒成熟饱满,出油率高。
水肥一体化设备是当前较为的水肥管理技术之一,对农业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使用水肥一体化设备能够合理分配灌溉水和肥料,并实现科学的施放水肥。要知道,传统的水肥管理工作,往往是依靠农户们的个人经验而开展,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会时常出现水肥过量或不足的现象,对于水瓷原以及肥料的利用率也非常低。但水肥一体化技术则不同,它能够以各项传感器作为工作支撑,实现对水肥的精准配比,并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自动化工作。当然,在这项技术真正落地之前,还是有很多人对其产生怀疑。这些怀疑都是源于对这项技术的不够了解。
使用水肥一体化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1)水肥协同原则。综合考虑农田水分跟养分管理,使两者相互配合、互相和谐、彼此增进。
(2)按需灌溉原则。水分管理应当根据作物需水规律,考虑施肥与水分的关联,应用工程设施、农艺、农机、生物、管理等办法,合理调控天然降水、灌溉水和土壤水等水资源,知晓作物水分需求。
(3)按需供肥准则。养分治理应依据作物需肥法则,斟酌农田用水方法对施肥的影响,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施肥计划,满意作物营养需要。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