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镗铣刨磨钻等机床的历史故事
磨床
磨削是人类自古以来就知道的一种古老技术,旧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用的就是这种技术。以后,随着金属器具的使用,促进了研磨技术的发展。但是,设计出名副其实的磨削机械还是近代的事情,即使在19世纪初期,人们依然是通过旋转天然磨石,让它接触加工物体进行磨削加工的。这种古老的方法逐渐演化,发展成了在滑轮上绕二三圈绳子,绳子架在弯
精密镗铣头视频
车镗铣刨磨钻等机床的历史故事
磨床
磨削是人类自古以来就知道的一种古老技术,旧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用的就是这种技术。以后,随着金属器具的使用,促进了研磨技术的发展。但是,设计出名副其实的磨削机械还是近代的事情,即使在19世纪初期,人们依然是通过旋转天然磨石,让它接触加工物体进行磨削加工的。这种古老的方法逐渐演化,发展成了在滑轮上绕二三圈绳子,绳子架在弯成弓形的弹性杆上,来回推拉弓使加工物体旋转从而进行车削,这便是“弓车床”。
1、一台磨床(1864年)1864年,美国制成了世界上一台磨床,这是在车床的溜板刀架上装上砂轮,并且使它具有自动传送的一种装置。过了12年以后,美国的布朗发明了接近现代磨床的磨床。
2、人造磨石——砂轮的诞生(1892年)人造磨石的需求也随之兴起。如何研制出比天然磨石更的磨石呢?将以上安装好的部分一起装入轴承座内,使用六角螺钉固定好,装好隔套,然后是端盖和内六角螺钉的全部拧紧。1892年,美国人艾奇逊试制成功了用焦炭和砂制成的碳化硅,这是一种现称为C磨料的人造磨石;两年以后,以氧化铝为主要成份的A磨料又试制成功,这样,磨床便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以后,由于轴承、导轨部分的进一步改进,磨床的精度越来越高,并且向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内圆磨床、平面磨床、滚磨床、齿轮磨床、磨床等等。
如何使用立铣头
想必大家对立铣头并不陌生,那么您知道如何使用立铣头吗?现在请随小编讲解一下如何使用立铣头,希望会为您带去帮助。
1.立铣头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安装尺寸
2.将机床起落导轨与铣头结合处擦净,将铣头用压板通过铣头与机床斜面紧固在机床上。紧固压板时,四个压紧螺钉用力要均匀并用塞尺检查各斜面与压板均无间隙。
3.试车要注意:机床主轴在高转速档,用扳手转动主轴螺杆,检查铣头转动灵活,如果不灵活,不能开机试车。
4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润滑情况,要保证充分润滑!
龙门加工中心主传动系统和滑枕结构优化设计
吊墙导向法: 当滑枕深腔孔孔深大于1 000mm时,由于孔深较深,采用单臂悬伸方法无法达到精度要求。通常采用吊墙导向法,这种方法利用滑枕上带有的方窗,窗口朝上,在深孔窗口处安装工装——吊墙,在滑枕端孔安装架套,形成双导向的加工方法。用这种加工方法生产的工件同轴度好,但因吊墙(作镗杆的支撑用)是悬挂在滑枕上方,其支承刚性差,切削过程易产生振动且测量不方便。固定式双支撑法:当滑枕的深腔孔孔深大于1 500mm时,一般采取固定式双支撑的方法进行加工。利用滑枕上带有的方窗,窗口朝下,通过镗具将滑枕安装在机床上,前支撑设在工件的前端,后支撑借助工件上的方窗孔设置在工件需要加工的后轴承孔的后端,前后支撑形成双导向,以实现一次装卡分别满足前后孔的加工。在前后支撑之间增加辅助支撑,以克服镗杆的悬伸变形。这种方法加工出来的滑枕同轴度高、质量好,但需要镗具,且同样存在操作复杂、测量困难的问题。与传统的金属传动轴相比,具有轻质高效、低振动、低噪声、易维修及节约能源等特点。
由上述分析可知, 原滑枕由于单端孔深大于1 000mm,滑枕精密孔加工不能采用悬臂镗削法,只能采用吊墙导向法或固定式双支撑法。但采用吊墙导向法或固定式双支撑法必须设计制造镗具, 操作费时、测量困难。因此,应转换思路,另辟蹊径,从改变滑枕内腔传动结构入手,解决滑枕加工、装配的工艺性问题。选用的碳纤维管传动轴主要参数如下:额定扭矩2500N·m,高转速4000r/min。
数控机床作为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已经成为涉及国民经济命脉、安全的重要装备。龙门加工中心是航空航天、船舶、机车车辆、工程机械和纺织等行业不可缺少的主要加工设备之一,随着数控机床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对机床结构的优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满足机床整体性能的条件下,要逐步提高机床加工、装配的工艺性、可靠性。铣刀是一种多齿刀具,同时参与切削的切削刃总长度较长,并可使用较高的切削速度,又无空行程,故在一般情况下铣削的生产率比用单刃刀具的切削加工(如刨削、插削)为高。
本文在对XHT2420龙门加工中心的主传动系统和滑枕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将新型的复合碳纤维传动轴应用到主传动系统,从而优化了主传动结构,简化了滑枕内腔结构,提高了主传动系统加工和装配的工艺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