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十一个疾病
1.螯虾:真菌Aphanomyces astaci。腹部两侧壳较薄的部位、附肢关节处的肌肉组织产生白色的斑点,有的个体表皮和肌肉变为棕色,肉眼可发现病灶周围有棕色的菌丝延伸至水中。菌丝体产生游动孢子,其它个体。
2.霉菌病:伤口周围和受的卵上有大量的菌丝生长,部分病灶部位有黑点。
3.红点病:一系列真菌引起,虾体表和鳃,可见火烧样的斑点,直径1厘
蟹饲料 虾价格
淡水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十一个疾病
1.螯虾:真菌Aphanomyces astaci。腹部两侧壳较薄的部位、附肢关节处的肌肉组织产生白色的斑点,有的个体表皮和肌肉变为棕色,肉眼可发现病灶周围有棕色的菌丝延伸至水中。菌丝体产生游动孢子,其它个体。
2.霉菌病:伤口周围和受的卵上有大量的菌丝生长,部分病灶部位有黑点。
3.红点病:一系列真菌引起,虾体表和鳃,可见火烧样的斑点,直径1厘米左右,中间呈棕黑色,具鲜红的边缘,造成螯虾大量。
4.腐壳病:由分解几丁质的细菌,使甲壳变黑,被逐渐侵蚀,有时病灶深入组织内部。
5.假单胞菌病:受个体反应迟钝,附肢不停抖动,造成大量。
6.诺卡氏菌病:虾尾部肌肉结节黑化,为革兰氏阳性菌。
7.原生动物病:Psorospermium以阿米巴样或孢子样阶段的形态螯虾,外壳呈现橙点,显微镜检查可在肌肉和消化管内发现大量的厚壁孢子。
8.吸虫病:主要由复殖吸虫Paragonimus等,一般不会造成,可使生长停滞,造成的伤口引发细菌。无明显外观症状,通过切片可发现大量虫体节片。防治办法主要是消灭螺、蚌。
9.涡虫病:涡虫寄生在淡水甲壳动物附肢的关节、头胸甲与尾部的连接处、鳃部和口器等部位,肉眼可发现5毫米左右的水蛭样的虫子。一般不影响生长,但其它病原体更易,也影响商品价值。
10.白尾病:微孢子虫,尾部肌肉逐步变为瓷白色,尾部僵硬,造成大量。操作过程受伤和亲虾投放时引起。投放时可用盐水消毒。
11.杆状病毒病:无明显外观症状,仅使生长迟缓,内可发现大量病毒颗粒。
小龙虾冬季养殖技术
现在是10月下旬,农历将迎来立冬节气,正是小龙虾抱卵孵化的高峰期。随着气温的持续走低,必然给龙虾养殖带来了新的要求。下面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冬季龙虾的养殖:
1.水草管理
俗话养虾先养草,冬季水草管理依然十分重要。冬季以种植伊乐藻为主,栽种后需要施根肥,同时注意水位不能过深。
2.水质调节
水质调控是冬季养虾的重点。冬季气温低,易导致水体中的微生物活跃度低,水体没有活力、肥力和生命力,因此水质调节的重点放在肥水上,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措施:
(1)稻草的无公害处理。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稻虾共作养殖模式,可为虾提供丰富碳源。
(2)菜粕肥水。天晴时,按照1亩地10公斤的量进行泼洒。菜粕既可以为龙虾补充有机质,也能够产生油脂,防止阳光直射塘底。
(3)施放氨基酸肥、硝基酸肥。
3.饲喂管理
冬季龙虾养殖还要不要投放饲料呢?是肯定的。虽然虾塘中的水草及藻类可以给虾苗提供天然开口饵料,但依然需要饲喂。可以多加巡塘,根据虾苗情况追料以及发酵豆粕等。
4.日常管理
冬季龙虾养殖要加强巡塘管理,尤其是夜间巡塘。此时正是龙虾出苗期,虾苗的生长对环境的要求更高,而此时若气温、PH的波动变化较大,对虾苗的影响很大,巡塘有利于及时规避这些问题,也能够根据虾苗生长情况确定饲料的投放量。
饲料原因——对小龙虾成长的影响
饲料缺乏,质量差,营养不全,不能满足小龙虾正常生长需要时,肯定会影响到小龙虾的脱壳生长,导致规格偏小,但是如果长期投喂高蛋白的精饲料,会导致小龙虾营养的积累而形成停止生长,终规格也会偏小。
小龙虾属于杂食性动物,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都能摄食,因此两方面我们都要考虑,不仅要投喂一些高蛋白的精饲料,还要投喂一些谷物类的植物性饲料和活螺蛳等动物性饲料,另外还要在池塘中种植水花生、轮叶黑藻等水草,因为水草一方面可以直接为小龙虾补充植物性饲料,另一方面水草还可以起到净化池塘水质的目的,而且水草长的好的池塘,其虾的成活率也高,也好,但水草的面积不能超过池塘总面积的60%,在每年的清明前后池中必须放养螺蛳,一般亩放500kg左右,以后可根据池塘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再补放部分螺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