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都是当下比较主流的换热器类型,因其结构和使用上有一些差异,使用场合也有所不同,小编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比较有哪些不同,以便于大家更好的区分选择。
1. 换热效率
管壳式换热器中冷却水为层流,故在管壁流速为零,传热须径水的传热来进行(另外,冷侧介质和热侧介质的流动成900 ,而不形成对流)。对于水-水换热器,其传热
采暖板式换热机组厂家
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都是当下比较主流的换热器类型,因其结构和使用上有一些差异,使用场合也有所不同,小编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比较有哪些不同,以便于大家更好的区分选择。
1. 换热效率
管壳式换热器中冷却水为层流,故在管壁流速为零,传热须径水的传热来进行(另外,冷侧介质和热侧介质的流动成900 ,而不形成对流)。对于水-水换热器,其传热系数K值一般为 800-1200w/m2*K .
板式换热器中,冷却水侧和被冷却水侧流动均为湍流,流道中的介质不断地在板壁和通道进行置换。另外,冷侧介质和热侧介质的流动形成1800 ,形成对流,故换热效率很高。就地优化回水温度限制、热流量(水流量)限制、回水温差限制、结垢检测5。对于水-水换热器,其传热系数 K 值一般为 4000-7000w/m2K .由此可节省4-5 倍的换热面积。
2. 投资
由于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和传热效率,使得其用材较多,故价格较高。而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和传热效率决定其用材很少,价格较管壳式换热器低得多。若冷却水质是海水和有海水倒灌的江河水,材料需采用耐海水腐蚀的材料,如钛材。
3. 安装
管壳式换热器的自身重量一般是板式换热器的5倍左右,故在运输和安装时,需采用较大的运输设备和安装设备来运输和安装。另外由于自身的重量较大,故其基础设施也较庞大,无论从费用和时间都是比较大的。
由于板式换热器重量只有管壳式换热器的20 ,故无论是运输还是安装都是相当容易的。基本上无需做设备基础。因此,安装费用和时间可大大地节省。
不锈钢板式换热器板片的组装
1、不锈钢板式换热器板片的组装:组装工艺因为焊接材料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在铜钎焊情况下,焊接材料(与板片大小相当的铜箔)与传热板片层层叠压在一起;而镍钎焊的时候,当使用压力较低时,在板片的四周涂抹液态接合剂,要求的压力高时,其组装与铜钎焊相同。2、传热系数高:流体进入波节管,流经凹槽段时,因湍流凹槽收缩作用使流体的流速得到提高,同时流动方向也非常多变。
2、不锈钢板式换热器板片的加工:主要是通过冲压工序在板片上加工出各种波纹。
3、冲压定型:对叠好的板片组进行冲压,使各层之间,板片和接合材料之间充分接触。
4、不锈钢板式换热器钎焊前的干燥:冲压定型的板片组在钎焊前需要在干燥炉中进行干燥,去除杂质和水分。
5、真空钎焊炉中的钎焊:真空状态下,炉内温度升到1100℃以上,焊接材料为铜,其熔点1083℃,而不锈钢板片的熔点为1539℃。铜熔化后,填充到板片四周和接口部位的狭小空隙。因为毛细管的虹吸原理,熔融的铜不会填充到板片的换热面域,而只会往为狭小的空间填充。镍钎焊情况下,炉内温度会高些。4、按各自不同系统制定的具体操作规定进行,板式换热器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操作以向受压或压查过大而造成损坏。板片钎焊完毕,需要在炉内冷却后再取出。
6、接口以及附属部品的焊接: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各种不同型号的接口和附属部品 (如吊耳、铭牌等)被焊接到热交换器上。到这一步,换热器已经制作完毕,接下来就是检验工作。
7、检漏:将板式热交换器抽气到真空状态,利用氦检漏仪检漏。
8、压力试验:通过氦检漏的热交换器需要接受高于客户要求的压力检验,检验方式一般为氮气打压,然后放入水槽保压,检查是否有漏点。
9、干燥,装箱:经检验合格的产品,要在干燥炉中进行干燥,去除水分和杂质,后装箱出厂。
数据的远程端控制非常贴合民意,以前的一些工艺设备不管是设置参数还是开启、关闭,查看其状况都需要到现场检查,就连运行过程中都需要安排专人在现场观察,非常浪费人力和时间,板式换热机组自动化工艺也为用户的舒适感做到了保障,让用户在家里也可以实现操纵设备。
如何选择换热机组,怎么选择合适的换热机组?投资由于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和传热效率,使得其用材较多,故价格较高。
换热机组英文名:Heat exchanger unit。该产品适应于住宅、机关、厂矿、医院、宾馆、学校等场合的采暖、洗澡和空调系统。整体式换热机组既可用于水—水交换,也可用于汽—水交换。该换热机组是由换热器、循环泵、补水泵、电控柜、过滤器、底座、管路、阀门、仪表等组成,并可加装自动定压补水装置、水处理设备、水箱、水泵变频控制、温控阀、远程通讯控制等,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热交换站。2、软化水系统:启动间接性采水储水箱出入口闸阀,软化水系统填满水后,开展软化水制取,启动补水泵对二级管网开展补水保湿。该机组具有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配置,安装方便、节能,已广泛应用于小区集中供热、空调、生活用水、企业生产工艺用水等系统中。
选择板式换热器要注意的事项。
板型的选择
板片型式或波纹式应根据换热场合的实际需要而定。对流量大允许压降小的情况,应选用阻力小的板型,反之选用阻力大的板型。根据流体压力和温度的情况,确定选择可拆卸式,还是钎焊式。在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中,由于流体呈错流状态,横向冲刷换热管束,流体在管子后方形成的卡曼涡街周期变使管子发生涡流诱导振动,多以管子易发生破坏从而使换热器失效。确定板型时不宜选择单板面积太小的板片,以免板片数量过多,板间流速偏小,传热系数过低,对较大的换热器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流程与流道的选择
流程指板式换热器内一种介质同动方向的一组并联流道,而流道指板式换热器内,相邻两板片组成的介质流动通道。一般情况下,将若干个流道按并联或串联的费那个是连接起来,以形成冷、热介质通道的不同组合。
流程组合形式应根据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在满足工艺条件要求下确定。尽量使冷、热水流道内的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从而得到的传热效果。因为在传热表面两侧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时传热系数获得较大值。虽然板式换热器各板间流速不等,但在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时,仍以平均流速进行计算。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换热器。由于“U”形单流程的接管都固定在压紧板上,拆装方便。
压降校核
板式换热器在设计选型时,一般对压降有一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