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出现干扰
变频器干扰信号的传播方式:变频器能产生功率较大的谐波,由于功率较大,对系统其它设备干扰性较强,其干扰途径与一般电磁干扰途径是一致的,主要分传导(即电路耦合)、电磁辐射、感应耦合。具体为:首先对周围的电子、电气设备产生电磁辐射;其次对直接驱动的电动机产生电磁噪声,使得电机铁耗和铜耗增加;并传导干扰到电源,通过配电网络传导给系统其它设备;后
交流信号隔离器
变频器出现干扰
变频器干扰信号的传播方式:变频器能产生功率较大的谐波,由于功率较大,对系统其它设备干扰性较强,其干扰途径与一般电磁干扰途径是一致的,主要分传导(即电路耦合)、电磁辐射、感应耦合。具体为:首先对周围的电子、电气设备产生电磁辐射;其次对直接驱动的电动机产生电磁噪声,使得电机铁耗和铜耗增加;并传导干扰到电源,通过配电网络传导给系统其它设备;后变频器对相邻的其它线路产生感应耦合,感应出干扰电压或电流。同样,系统内的干扰信号通过相同的途径干扰变频器的正常工作。
(1) 电路耦合方式即通过电源网络传播。由于输入电流为非正弦波,当变频器的容量较大时,将使网络电压产生畸变,影响其他设备工作,同时输出端产生的传导干扰使直接驱动的电机铜损、铁损大幅增加,影响了电机的运转特性。显然,这是变频输入电流干扰信号的主要传播方式。
(2) 感应耦合方式 当变频器的输入电路或输出电路与其他设备的电路挨得很近时,变频器的高次谐波信号将通过感应的方式耦合到其他设备中去。感应的方式又有两种:
a 电磁感应方式,这是电流干扰信号的主要方式;
b 静电感应方式,这是电压干扰信号的主要方式。
(3) 空中幅射方式 即以电磁波方式向空中幅射,这是频率很高的谐波分量的主要传播方式。
安装中的注意事项
1.安全栅应安装在安全场所,并环境条件能满足本手册《通用技术指标》中的“使用条件”的要求。
2.隔离式安全栅本安端(蓝色标记)和非本安端电路的接线导线在汇线槽中应分开铺设,各自采用独立的保护套管。本安侧的配线套管内不允许有其它电源线,包括其本安电路使用的电源线。
3.通往危险场所的导线应选用有蓝色标记的本安导线,导线线的软铜面积必须大于0.5mm2,绝缘强度应大于500V。
4.在对隔离式安全栅进行通电调试前,必须注意隔离式安全栅的型号、接线方法、线路极性等,是否符合设计及产品要求中的规定,否则可能对人身及设备造成伤害。
5.严禁用兆欧表测试隔离安全栅端子之间的绝缘强度。如要检查系统的绝缘强度,应先断开全部的接线,否则可能引起安全栅内部熔断器熔断。
6.在现场对安全栅进行编程前,必须先将所有接线断开再接入编程器,然后通电编程,否则可能引起不良后果。
7.与隔离式安全栅相连的现场仪表,均应通过经认定的防爆检验部门的防爆试验、并取得防爆合格证的仪表。
8.在设计、安装、使用、维护隔离式安全栅时,应同时遵守本产品手册中的说明及《GB3836.15-2000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十五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GB50058-1992 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置设计规范》。
信号隔离器的原理是将变送器或仪表的信号,通过半导体器件调制转化,然后通过光感或是磁感器件实现隔离转换,然后再实行解调转换回隔离前原信号,同时对隔离后信号的供电电源实行隔离处理,转换后的信号、电源、地之间独立。同时对叠加在测量值上的干扰信号进行滤波,以及根据控制系统输入、输出要求对信号进行匹配,因此,隔离、放大、滤波和匹配是信号隔离器所起的作用。
一些DCS模块自带光电隔离功能,在一些系统中完全可以满足正常工作需求;但系统不可能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一旦发生事故造成器件损坏,更换隔离器比更换DCS模块更加省时省经费。因此仪控君建议还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安装隔离器。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实现见识和控制需要用到各种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工业现场一般需要采用两线制传输方式的配电器,既要为诸如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等一次仪表提供24V配电电源,同时又要对输入的电流信号进行采集、放大、;运算、和进行抗干扰处理后,在输出隔离的电流和电压信号,供后面的二次仪表或者其他仪表使用。这类用于现场的配电设备即为信号隔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