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根据实地调研论证,通过对河长的基础信息收集、监测监控共享数据整合、视频点位加密、数据集中展现、项目管理、日常巡查、指导协调、公众受理、日常管理、监督考核、统计报表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维度的了解,对河长工作职责和日常管理需求进行了汇总。移动端:GPS记录巡河轨迹巡河机制是大河道一巡,小河道三天一巡。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具体分为五个方面:
1.
河长制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需求分析根据实地调研论证,通过对河长的基础信息收集、监测监控共享数据整合、视频点位加密、数据集中展现、项目管理、日常巡查、指导协调、公众受理、日常管理、监督考核、统计报表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维度的了解,对河长工作职责和日常管理需求进行了汇总。移动端:GPS记录巡河轨迹巡河机制是大河道一巡,小河道三天一巡。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具体分为五个方面:
1. 掌握河道基本情况
帮助市、县(区)、镇(街道)、村各级河长了解所辖河道基础信息,包括所辖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方案和进展,“一河一档”、“一河一策”治河策略、重点监控企业按照直排和污水处理厂分类分布、污水处理厂分布情况、水质现状简报、河长指示牌分布、采砂等情况。及时掌握所辖河道事件处理和年度工作目标进展、重点项目年度进展、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交接断面水质等各种统计分析报表。1河长金字塔设置、河道网格化管理根据河道级别,系统支持省级、市级、县级、镇(街道)级、村(社区)级五级河长机制,每条河道实现五级河长金字塔式覆盖。
2. 指导监督综合治理
根据年度治理目标,将各级治水牵头部门研究确定的各河道年度治理任务录入系统,并通过建立河道档案和治河策略,形成“一河一档”、“一河一策”。各级河长可以通过浏览系统中的年度治理任务对所辖河道的治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积极回应群众期待,通过河长制管理信息的闭环处置流程,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举报群众,做到处置公开透明,通过群众监督,有力推动问题的解决,终发挥为管理服务的作用。组织开展日常巡查,同时上级河长还可以通过系统进行网上监督,加强对下级的指导。
①.河长版
河长版支持PAD、电脑、大屏等方式访问,多纬度展现省、市、县(市、区)镇(街道)四级河道专题分析图表,包括应急预案、决策指挥、建设项目责任分解表、远景规划图、建设项目图、河流水系分布图、河道治理图、河湖水系水质水量实时水情等。
②.工作人员版
工作人员版软件分为手机版和电脑版,主要提供日常巡查管理、日常工作管理、基础数据管理、事件上报核实、任务处理等功能。
③.公众版
公众版手机应用软件提供事件上报、信息获取、互动参与、公众监督等功能。社会公众也可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网站等其它方式参与河道治理、监督。
系统特色新烽光电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根据河道网格化管理思想,依托GIS地理信息、GPS、基1站定位、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通信网等技术,实现静态展现、动态管理、常态跟踪,做到量化管理、直观展现、方便使用。
系统平台根据以照片为主视频为辅,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参与等要求,从可收集、可监控、可分析、可考核、可开发五个方面,来满足治水管理者、各级河长、社会公众等三类用户的需求,具有“看得见”、“叫的应”、“用的好”的特点。
一、排水防涝管理现状分析
1.排水管网运行管理水平较低,排水设施的管理与查询仍为手工操作阶段,工作效率低下。
2.管网人工管理及养护难度大。
3.排水系统调度分析和布局优化相对滞后
4.缺乏有效的管网运行评估和监测手段
二、排水防涝信息化建设必要性
一、及部委相关文件及通知要求
《国务1院办公1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 (国办1发〔2013〕23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建城〔2013〕88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建城〔2013〕98号)
住建部《关于批准实施防汛排涝和雨雪灾害信息化监控系统项目建设的批复》
住建部办1公厅《关于开展城市排水防涝检查工作的通知》建办城函[2015]842号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