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油墨UV油墨市场趋势丝网印刷油墨UV油墨市场趋势
目前,就丝网印刷油墨的产量和种类来说,挥发性干燥油墨是主流。然而,UV油墨的产量逐年增加,并且增加幅度很大。输出超过挥发性干式丝网印刷油墨的输出,只是时间问题。随着UV丝网印刷油墨原料中低聚物和聚合引发剂类型的增加UV丝网印刷油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可适用于在各种基材上进行丝网印刷,使用率肯定会提高。胶刮在丝印中的功能和使用
德国迪高RUCO油墨
丝网印刷油墨UV油墨市场趋势
丝网印刷油墨UV油墨市场趋势
目前,就丝网印刷油墨的产量和种类来说,挥发性干燥油墨是主流。然而,UV油墨的产量逐年增加,并且增加幅度很大。输出超过挥发性干式丝网印刷油墨的输出,只是时间问题。随着UV丝网印刷油墨原料中低聚物和聚合引发剂类型的增加UV丝网印刷油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可适用于在各种基材上进行丝网印刷,使用率肯定会提高。

胶刮在丝印中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胶刮在丝印中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胶刮看似简单,其实胶刮是丝网印刷中相当复杂的一部分。在其它方式的印刷中,进行油墨转移的工具有、油墨磙、压力磙和胶头等,每一种工具都有其的功能。在丝网印刷中,胶刮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将油墨通过丝网转移到承印物上。
2.刮掉丝网上多余的油墨。
3.保持丝网与承印物线接触。
4.能进行不同形状承印物的印刷。
只有胶刮的以上四项功能得到很好地发挥,才能印刷出的印刷品。而的物理性能又对以上功能起决定性作用。(例如:硬度大的胶刮能很好地刮掉多余油墨,但不能很好地满足各种不同承印物形状的要求)。因此在选择胶刮时,要充分考虑到胶刮性能因素对以上功能的影响,避免对印刷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丝印油墨调配前的小细节
丝印油墨调配前的小细节
在油墨调配之前,我们先应计算每色印数的耗墨量,使调配的墨量适当。尤其对二液反应型油墨,应据其固化速度和印刷速度来计算其调墨量。
要获得正确的色彩,调墨应在稳定的自然光下进行,同时不可以数色并置观察,免受错觉的影响。配置新鲜墨时,深色墨的加入要逐渐接近,切忌一次加入过多,再用大量浅色墨补救。同时应尽量减少混合的色相,色相愈多,灰度愈大。
另外还应注意丝印油墨干燥前后的色彩变化,如吸墨量大的浅色承印物上,干后的墨色往往浅淡;发泡油墨的湿态、干态及发包泡态三相的色差较大;陶瓷印墨烧制后色相殊变;白色油墨经高温会变黄等。诸如此类的变色规律,需要印刷者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样品,做出各自的色标。
丝印油墨(印料)的色彩调配是丝印生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调配的基本原理离不开色光的加色法和色料的减色法等基本原理。
色料三原色中以任意两色等量混合,便能产生光的三原色的某一色相。这三种色相从颜色的角度讲,称为间色(或叫第二次色),如黄、青二色混合形成的绿色,即为间色。间色与间色混合产生的色相称为复色(或称为第三次色)。丝印油墨调色方法
油墨调色或配色就是将两种以上的颜色,或是除主调色色彩之外再使用少量的色彩邻接,形成色彩的组合。彩色油墨使用前调配时,首先将色样上需要配制的颜色单独露出,正确的分辨出原稿(或原样)色彩是原色、间色,还是复色。如果是间色、复色,需要分辨出主色与辅色的比例。其次一定要根据原稿指示的色调,小样调试,待与原稿相比,颜色色差较小或相等时,方可大批调配,且时间要短,调量要适当。调的过少,造成,油墨色相不一,影响生产正常进行;过多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液晶油墨的配制将1份明胶和12
液晶油墨的配制
将1份明胶和12.1份蒸馏水配成水溶液,加热至55℃时加入70%胆甾壬醇盐、25%胆甾醇氯化物、5%胆甾醇酸盐的液晶熔融物,然后用搅拌机将其分散成直径为15~30μm的粒子。在另一个容器里按质量调和1份阿拉伯树胶和95.6份蒸馏水,温度控制在55℃,慢慢加入明胶水溶液,使pH值调至4.85。当混合液冷却至15℃时,混入25%水溶液,用脱水机洗净脱水成为浓缩料浆,再混合10%聚乙烯醇水溶液,制成液晶微油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