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杯体虫病的鱼苗或鱼种停止摄食,漂浮水面,多于塘边或下风口处集群。游动吃力,身体失衡,作缺氧浮头状。鱼体发黑,仔细观察可见其鳃盖后缘略发红,鳍条残损。将病鱼去除鳃盖,置于解剖镜下,发现鳃部分泌有大量黏液,其上满覆虫体
轮虫大量繁殖会消耗水体中的大量溶氧,轮虫摄食水体中的藻类,藻类生长不旺盛,使水体中溶氧的主要生产者大量减少;轮虫生长代谢的产物为氨,氨大量积累对水产养殖动物有
水产竖鳞病处理办法
患杯体虫病的鱼苗或鱼种停止摄食,漂浮水面,多于塘边或下风口处集群。游动吃力,身体失衡,作缺氧浮头状。鱼体发黑,仔细观察可见其鳃盖后缘略发红,鳍条残损。将病鱼去除鳃盖,置于解剖镜下,发现鳃部分泌有大量黏液,其上满覆虫体
轮虫大量繁殖会消耗水体中的大量溶氧,轮虫摄食水体中的藻类,藻类生长不旺盛,使水体中溶氧的主要生产者大量减少;轮虫生长代谢的产物为氨,氨大量积累对水产养殖动物有很大危害;水中藻类、轮虫在缺氧的情况下后,其在厌氧条件下会分解产生大量的氨、等有物质。在水中溶氧不足,且含有大量有物质时,会使水产养殖动物摄食不好、溜边、浮头,严重时导致。
二、造成底质变坏的原因
1、在目前高密度、大投喂的养殖模式下,饲料并不能被完全摄食并吸收,鱼虾蟹都会产生大量的有机排泄物,还死藻、死藻、动植物残骸沉积在底部,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异养性细菌的分解),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形成底部氧债,产生多种有机酸,形成容易滋生有害病原体的环境,比如纤毛虫、弧菌、嗜酸性单孢菌以及部分真菌(如同垃圾长期堆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 投喂量越大,排泄量也会越大,形成大量有机质,如果超过水体生态系统(藻、菌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就容易浊水,溶解氧和分解能力的不足就更容易显现,从而对鱼虾鳃部组织造成封鳃、载氧能力降低,还会腐蚀鳃部,引发疾病的发生。
对虾生存环境1.水温为25°C~35°C,适水温为28°C~32°C。目前18℃开始试苗。2.pH值以7~9,适宜在7.7~8.3。3.总碱度120ppm以上为佳,在此范围内有利于虾蜕壳后新壳的硬化。4.盐度为千分之2~34,盐度适应范围千分之10~20,经逐渐淡化,现在淡水完全可以养殖。5.溶解氧大于5mg/L。6.透明度30~50cm。7.氨氮小于0.2mg/L。8.硫氢小于0.01mg/L。9.亚酸盐小于0.1mg/L。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作者: 来源:)